1906.诗坛的长者,官场的小人

    据记载,唐人宋之问大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712年),并无显赫的门第家世。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比德同道。理阃**词源论讨“,多才多艺,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在唐高宗时曾经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据说是“饶著声誉“。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和他的两个**自幼勤奋好学,各得其父之一绝: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宋之问则工专文词,成为当时的佳话美谈。其中最有名的当然是宋之问了。上元二年(675年),那个长得身材高昂、仪表堂堂的宋之问进士及第,开始踏上了仕进正途。

    宋之问受他的父亲影响,除了喜欢钻营取巧、宦海沉浮,也很擅长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著名诗人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他文学上的主要功绩和沈佺期一样,在艺术形式上,以属对精密、音韵协调见长,大多语词绮丽,对仗工整,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所以,他也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宋之问的诗作大多为应制之作,内容比较贫乏,但是因为参与朝廷权力纷争,而且总是站错队,所以曾经两次遭到流放,直至被赐死。不过,他在流放途中所作的一些诗具有较充实的内容和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例如那首《度大庾岭》:“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这个宦海沉浮的宦官因为媚附于武则天的*臣张易之而获罪,于唐神*元年(705)春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这首《度大庾岭》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真实生动地叙述了过岭的情景,笔触凄楚悲凉,情感真挚感人。

    起句“度岭方辞国“,扣题直叙,说明宋之问已经来到“华夷“分界的梅岭之巅,将要走出中原,辞别故国了,自然而然的要“停轺一望家“。一个“方“字把“度岭“和“辞国“联系在一起,使人产生一种摇曳心旌的感觉,而“一望“的“一“字,也甚为传神,一个失魂落魄的遭贬谪的宦游人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颔联中的“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是紧承首联中的“望“字而来,诗人遥望乡关,只见鸟儿向南飞翔,岭北的花儿开放,写得情景交融,将诗人魂断庾岭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颈联的“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上句写山雨欲停未停,天空已放出些许晴光。下句是描绘江中的云影将要变作彩霞的那种瞬间。“初含“和“欲变“等字眼,除了赋予云雨以灵性,同时写云而不直接表现天空的云,而是描绘江中的倒影,写雨而其实写的是雨后初晴,除了一箭双雕,将山的空明、水的澄澈也同时生动地表现出来,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悲喜交错的那种复杂心情,自是不可多得的诗中佳句。“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这句最后的尾联是宋之问的感慨,也是对当政者的又一次的献媚,表示自己只希望有回去的一天就心满意足了,对自己受贬迁不敢有任何怨恨。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上说,宋之问的这首诗感情真挚,情景交融;章法严谨,对仗工整,音韵**,是一首很成熟、很成功的五言律诗,堪称“示**以准“的佳作。可是从人品上说,宋之问却是值得唾弃之人。“不敢问长沙“这是用上了西汉贾谊遭到权臣们的排挤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典故,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贾谊到达长沙后因为不能适应*热的气候“自以为寿不得长“而心生“恨“意。而宋之问则反其道而行之,在尾联中以直抒*臆的方式表示了自己的迫切心情和谄媚之态,所以说他是个诗坛的长者,官场的小人。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首《渡汉江》是宋之问诗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小诗,它之所以动人,自有其独到的地方。宋之问一生曾经历两次流放,第一次流放岭南是在唐神*元年(705)春天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第二年便自行逃归回到当时的京城洛阳,匿居在友人张仲之家里。这首小诗就是他逃归途中所作。

    广东罗定县地处偏远的群山之中,西有云开大山,东有大云雾山,古时交通极为不便,音书难达。所以诗中写到“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是实情实景,当然也似乎有为自己北逃回乡作辩解的意思。第三句里面所说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则写到绝处。诗题写到渡汉江,诗中又是近乡,这个地方必是襄阳无疑。襄阳是唐代东西两京通向江南、岭南必经的要道。过了襄阳向北就**河南境内。也就是杜甫所说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五言绝句对唐诗的发展影响深远。而著名诗人李商隐的那首《无题》诗也抒发过相同的心情:“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我就喜欢遥想当年那个洛阳南郊有自己的陆浑山庄,而故乡洛阳已经指日可达,宋之问很自然地就会产生了“近乡“的感觉。而经历了千辛万苦翻山越岭,终于接近家乡,本该和杜甫那样万分激动,但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更使他心情复杂,既是情怯,又不敢问,完美地表现了他当时的心态、情态与形态。

    我就坐在羊城黄埔大道的那家最大的丰田车4s店门前的花坛边,忘记了身边轰轰隆隆的车水马*,也忘记了即使到了秋季也依然有些燥热的羊城上空的明晃晃的太阳,甚至忘却了现在的这个时代,甚至忘却了我是谁,就来了一次思想上的穿越,从信息社会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帝国,就站在襄阳城外的汉水河畔,看着一个书生模样的大男人怯生生地走下了渡船,站在江滩上有些裹足不前,那个**仆仆的人望着我动了动嘴唇,似乎想说什么,可什么话也没说出来,我就望着他叫了一声:“油茶、清汤、米窝、油馍筋、牛油面、襄阳酸辣面!“

    妈的,我怎么成了当年街边小店负责揽客的店小二了?

    这的确是我的臆想,也是我经常会读书读到书里面、看书看到情节里的一种通常的表现,后来把这样的凝思冥想和遥想当年说成是一种穿越,我一点也不感到大惊小怪,因为很早以前我就经常会让我的灵魂*离自己的身体自由翱翔,上下五千年、上天入地都可以纵横驰骋。峡州南正街的杨大爹(详见拙著:都市系列长篇小说第二部)说我是罗汉的缘故;枫树的教长说我是真主的忠实的奴仆;郑河的马法师说是因为我学过巫术的原因,而宝通寺的玉林大师则说我本来就是一个小拐子:“学了功夫闯荡江湖自然是随心所欲,进了寺院当了和尚自然就无法无天,学了佛道两教的理论自然就我行我素,任思维到处飘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

    翦南维对我的这种灵魂出窍同样一点不感到奇怪,那个漂亮的无与伦比的漂亮女生知道她是我的第一个女人,而我是永远也不会忘记她的;田西兰对我的莫名其妙的走神也不感到奇怪,那个专横跋扈的女老师知道给我一巴掌就可以让我又恢复正常,成为她听话的学生;马君如喜欢和我一起坐在她的那座望江楼的后院的开满红花的石榴树下一起**沉思,我们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钟**是个古典美人似的多愁善感的天仙般的女子,陷入冥想和出现穿越的时候比我要多得多,有时候我和她亲热的时候,她还会恍惚自己是巫山神女,而我就是那个楚怀王。

    58510/

章节目录

伙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炼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1906.诗坛的长者,官场的小人,伙计,一本书并收藏伙计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