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是老杨执导的,这是周建军点名要求的。

    老杨业务能力绝对过得去,而且比较有想法。

    这部剧,一直到了冬天,才正式开拍。

    因为周建军在影视城那边,建了一座少林寺。

    关于少林寺的构造,还是委托了河南那边的兄弟单位,给寄了照片过来,周建军让人照这样子建的。

    当然,不可能一模一样,但拍出来,倒也像那么回事。

    一开始,总局领导还以为周建军之前说建影视城是说着玩的,没想到是动了真格的。

    而且他们核算了一笔账目,发现建一座庙的投资,其实要比实地取景,拍摄之类的,要省不少资金。

    不说别的,这一路车马费,吃饭住店取景,干什么不花钱?

    建一座少林寺,也没按原样复制,花了几万块钱,而且这不是一次性投入,以后再拍寺庙的戏,换个牌匾就行。

    已经有人意识到了这个影视城未来的发展方向。

    周建军干脆打了个报告,让上头成立一个城市规划局。

    这城市规划局,原本是应该在年出现的,但在周建军的推动下,市政府很快就成立了一个新部门。

    初步只是负责这影视城的规划与开发。

    这也算是个试点了。

    国家接手,那么建造什么的,就不用周建军操心了。

    开了几次会议,周建军提了不少的建议,这就导致规划局的领导要把周建军给挖过去。

    那总局能答应么?

    老局长还想着等过几年把周建军弄去接他的班呢。

    有能力,底子清白。

    难得的是什么都懂。

    原以为才华都在影视方面,没想到连城市规划都懂。

    周建军哪懂那个啊,只不过对后世影视城有个大概的印象。

    入冬,第一场雪。

    少林寺正式开机。

    李连界再次被弄来当了主角,这一次相当顺利。

    非但如此,体校校长更是跟周建军达成了友好合作的协议。

    弄来了一帮“小和尚”,一起出演。

    这是好事儿。

    都是练套路的,打起来也好看。

    大雪天,一帮孩子,光着半拉膀子,在那练功。

    周建军带着一大堆铜锅子过来探班。

    老杨见他过来,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然后依旧投入认真的拍摄。

    周建军裹着个大衣,跑到她旁边,有人立刻给搬了椅子。

    等这一幕拍完,老杨喊了停,两人才说上话。

    “感觉怎么样?”

    周建军递过去一个毛揣手。

    老杨接过,把两只手揣在里头。

    闻言笑道:“到底是你打磨成型的剧组,用起来太顺手了。

    都挺好,演员们也都很好。

    之前你让我拍,我还有些忐忑。

    现在倒有了底气。”

    周建军笑了笑:“你啊,许久没参与这种工作了。

    真想退居幕后?”

    “哪能啊,我还这么年轻,还能多干几年呢。”

    “有这想法就对了。

    小辈还没长起来,咱们这些老家伙还是得多撑几年。”

    老杨笑骂了一声:“呸,在我面前,你也敢提岁数。

    听说你那哪吒闹海,遇到了一些困难?”

    周建军点了点头,叹了口气。

    “确实有些困难,但困难都是暂时的。

    毕竟第一次尝试,总会有障碍。

    扫除便是。

    有些难关,不去攻克,它就一直在那里。

    总要有人去趟平它。”

    老杨看着他那云淡风轻的模样,有些感慨。

    “我就欣赏你这个敢想敢做的性子。

    台里已经面向社会征求故事本子了。

    明年节目兴许会迎来井喷。

    我听说安徽凤阳一些农民把地给分了,这次全会,估计就彻底放开了。

    城市,农村,各个领域,以后大家都一样。

    我总觉得有些不踏实。

    大周,我知道你见识高,你觉得这是好事儿吗?”

    周建军点了点头:“当然是好事儿。农民为什么要分地?要包产到户?

    其实还是因为劳动跟收入不成正比。

    虽然咱们没生在农村,但根据那些回城的知青谈论,也能得知一二。

    一个知青,一个月工分换下来,五毛钱左右。

    他们干的活可不少,五毛钱够干嘛的?

    农民也是一样。

    一大家子要养活,辛苦劳作一年,工分都透支,分的粮食不够吃的。

    长此以往,这矛盾就加剧了。

    这是发展的需求,不改不开是不行的。

    分产到户,那么这一年下来,农民种地,一亩地收多少,缴了公粮之后,剩下多少就全是自己的。

    这就能带动他们的积极性。

    等百姓手里有了余粮,便会刺激消费,消费需求大了,就会拉动商业发展。

    你看,这其实是一个良性发展的过程。

    迟早的事情。”

    老杨知道周建军肚子里墨水多,但听他分析,依旧觉得很神奇。

    这人,还真是什么都知道。

    果不其然,这个冬天召开的全会,宣布改开时代彻底到来。

    1979年春。

    周建军在大院的家里醒过来,听着胡同里高喊的吆喝声,有些恍惚。

    现在开始鼓励个体经济了。

    小摊小贩就多了起来。

    “磨剪子来戗菜刀……”

    一唱三叹,就很有韵味。

    只不过这年头还在受以前投机倒把的影响,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人是不愿意去做买卖的。

    更别提放弃现在安稳的工作,投入到经商大业之中。

    这个时间点,很多人都在观望着。

    这也很正常。

    娄晓娥又从南边回来了,依旧住在周建军影视城那边的家里。

    这一次过来,主要是询问哪吒闹海的发行日期的问题。

    周建军在家里吃完饭,自己开车到了影视城。

    袁隆吉最近在准备跟小姨子的婚事,周建军也不让他早晚接送的。

    自己又不是不会开车。

    影视城今年又多了一些项目,就是在少林寺附近又建造了一个道观。

    这边准备就弄一个武侠风格的景点。

    各种风情建筑,都会建一些。

    只不过这年头房地产这个概念,还没兴起,要到两年后,在深城特区,才兴起房产的概念。

    国家的钱基本上都投入到了一些重大工程之中去了。

    怎么说呢,百废待兴,各个领域都需要钱。

    实际上住房矛盾已经开始激化了。

章节目录

周建军于晓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爆炒棉花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525章 建个武侠城-蔡树军简历,周建军于晓丽,一本书并收藏周建军于晓丽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