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帝本就因为征南军战事不顺,汉中被围而心情低沉,这个节骨眼上辽州又起祸事,一下子成了压倒魏帝的最后一根稻草。

    魏帝得到消息后,当场昏厥了过去。

    盛元五十年,本该是一个需要大肆庆祝的年份,哪曾想却成了灾年,魏帝已经无力处理朝政,当他醒过来后,整个人所有的精气神一下子全没了。

    “传旨,命太子监国。”

    说完这句话,魏帝再次昏睡过去,而在场的太医以及内阁大臣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都有了预感。

    三重打击之下,魏帝不行了。

    太子在东宫得到旨意后,一向孝顺的他并没有去看望病重垂危的父皇,根本不顾及风言风语的来到内阁开始处理父亲给他留下的烂摊子。

    太子自小体弱多病,世人常常笑话,说老皇帝的身子比太子硬朗,估摸太子要走在老皇帝前头,可当太子监国后,哪里还有从前的病症?

    这个时候,许多人恍然大悟,原来太子一直都在装病。

    这是为什么呢?

    太子接手内阁的当天下午,连续发了十道旨意,内阁大臣皆是眼前一亮,心里明白,太子虽然不管事,但朝廷发生的事情都装在心里呢,早就有了应对之策,内阁大臣们一致认为太子是有能力收拾好老皇帝留下的烂摊子。

    只是十道旨意中,有道旨意令内阁大臣不敢苟同。

    “殿下,任命燕王总理辽州军政,是不是有失妥当?”

    内阁大臣提醒一句。

    魏帝曾严令,藩王不得统兵。

    “辽州四郡,现如今丢了三郡,你告诉我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局势?”

    从前的太子殿下一向和气,今日的太子却像变了一个人,目光凌厉,沉浸宦海多年的内阁大臣都有些不敢直视。

    “特事特办。”

    太子殿下一锤定音,内阁大臣们不敢继续多言。

    朝廷的旨意经过八百里加急送到了辽州,知州免职,押解回京问罪,燕王统领辽州军政,因朝廷无兵支援,燕王需整合本州力量驱赶高丽军。

    说实话,燕王虽然得到了权利,但朝廷也给他挖了坑,干好了自然一切好说,这干不好,知州的下场恐怕就是他的下场。

    州府衙门,知州大人一脸颓败之色,如今的他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辽州将军的失败并不仅仅因为高丽军兵锋强悍,这里面还有自己人给自己人拆台的嫌疑。

    某些人为了得到权利,手段太下作了。

    知州大人被押解出奉阳城时,燕王特意前来相送。

    二人斗了近十年,分别对对方有着深刻的了解。

    燕王走到知州大人身边,小声道:“你这一走,再无相见之日,但你可以放心,这烂摊子,本王肯定会收拾利索。”

    如果之前知州大人仅仅是怀疑燕王对辽州军下绊子,那么听了这些话,则可以确定辽州军的失败,燕王肯定占了主要责任。

    “为了权利,你视前方将士的性命如粪土,那可都是咱们大魏的兵,死伤近万,你的心不会痛么?”

    知州大人愤恨道:“你不会有好下场的,那些将士的亡魂不会放过你。”

    燕王闻言,眼神暗淡,但很快又恢复清明,他没有在多费口舌,转身返回城内。

    辽州军的失败是王府幕僚张嵩一手策划的,正如知州大人所言,张嵩用近万人的将士性命为他换来辽州的军政大权。

    这样的作法他原本也不同意,但如今天下风云渐起,如果不把握住这次的机会,那么以他这个岁数,或许这辈子真的没有机会重返京城。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燕王回城后,并没有去州府衙门办公,而是将办公的地方放在王府。

    王府书房,燕王阴差阳错的和太子一样,连下了十道命令,罢免了许多州府衙门内的官员,安插上自己亲信,同时调动兵马,开始一系列早就有所准备的安排,而这一点又和太子如出一辙。

    当一切事务处理完毕,幕僚张嵩慢悠悠的走进书房,轻松的做到椅子上。

    燕王撇了他一眼,见他一副慵懒模样,开口道:“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之前的预料,现如今高丽军占据三郡,且人马还有增加,咱们手里头就三万人,短时间内肯定难有大的作为。“

    “天下不乱,咱们就不能让高丽撤军。”

    张嵩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上茶水,继续道:“征南先遣军被困在南楚,最多再过一个月肯定会被吃掉,到时候南楚必然会借此机会北上,而早就和南楚有勾搭的西蜀,也肯定会啃下汉中。”

    “本王并不认为西蜀有能力拿下汉中,南楚吃掉先遣军已是必然之事,但想要北上绝非易事,我那装了二十多年病的太子弟弟可不是易于之辈。”

    燕王回应一句。

    “王爷,您忘了,等待天下这盘棋活过来的并不光只有咱们。”

    燕王闻言一震。

    和他一样有心思重返京城的王爷不光只有他一人,二十多年前,为了太子位置,可是有五位皇子各显神通,只是可惜最后都被外放就藩。

    这么多年过去,难道这些王爷真的没了问鼎的心思?

    除了他燕王在辽州被高丽军拖住,其他四位王爷肯定会不约而同的做出一番举动,让有些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

    魏帝做了五十年的皇位,本身是位极有能力的皇帝,而他的孩子亦是能力不凡,每一个拿出来基本都可以独当一面,这是好事,但也是坏事。

    有能力的人往往不会安分守己。

    “天下若大乱,这盘棋你掌控的了?”

    燕王问道。

    张嵩没有正面回答,道:“不打破现有的一切,如何能够放眼整个中原?”

    “王爷,您现在能够看多远?”

    燕王闻言,虽已到中年,仍不由心血澎湃。

    “从始至终,我都不如你敢想敢做。”

    张嵩兴奋道:“来到这世上一遭,总得做点轰轰烈烈的事情,我张嵩愿与天下为敌,会一会三国良将谋臣。”

    “先行一步,以示敬意!”??

章节目录

拳破山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王宝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百二十七章 张嵩-拳镇山河书评,拳破山河,一本书并收藏拳破山河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