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贼自号定海军,强占舟山诸岛,兵锋直接宁杭》

    《海贼入侵崇明县,大军威逼南直隶》

    《原浙江总兵戚继光,私通海贼,私养兵勇,有不轨之心》

    《海贼与奸商相勾结,拐卖沿海百姓》

    《原二品诰命瓦氏夫人,私通海贼,图谋不轨》

    《奸商与海贼勾结,私贩违禁之物》

    浙江福建广东与广西等地的奏折,如雪片一般飞入朝廷。【]不过,这些奏折大多都被严党给压下来了。因为只有全国形势一片大好,皇帝陛下才能安心修道,严党们才可以放心大胆结党营私,这种负面消息还是不要上报为妙。

    事情压了一年多,突然从朝鲜国爆出了一个更猛的料来:日本国对朝鲜宣战,釜山港被占,沿海告急。

    朝鲜国的求救书,严嵩就是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把这份国书给压下来。嘉靖皇帝看到了这份国书,顿时就暴怒了,这真是破天荒了。其实,嘉靖皇帝的要求并不高,就是炼炼丹修修道,没事的时候找几个处女来练练阴阳和合**,争取多活几年,多当几年的皇帝。可是这个倭国偏偏不让人消停,两年前,倭寇为祸东南沿海,好不容易平息了;现在又来祸祸朝鲜,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皇帝怒了,后果很严重。已经十多年不上朝的皇帝陛下,突然间传出要上早朝的消息,这让京官们顿时慌了手脚。

    早朝真是一个折腾人的差事,不但皇帝累,各位京官也苦不堪言。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午夜起床,三点到岗,五点上班。明朝这官当得可真容易啊,比务农的佃户还要苦。如果是春秋时节还好一点,要是到了隆冬时节,冰天雪地,北风那个吹

    朝廷正乱糟糟地商议着要不要兵助朝鲜抗倭的时候,刘致远派出两支二十艘战船组成的舰队,分两个方向对朝鲜沿海进行扫荡。【]与倭国的待遇相同,这两支舰队也是以毁船平港为主,顺便弄一些高丽棒子回来。男的割了当奴隶用,女的嘛,能卖给青楼就卖给青楼,卖不出去的就运到台岛去当奴隶。

    由于朝鲜半岛并没有什么倭国人看起上眼的特产,不过,煤铁矿倒是有不少,而且很多都是露天开采的。至于如何开这里的煤铁,刘致远暂时还没有个具体的方案。

    虽然还没有方案,不过先圈占起来,这肯定是没错的。再说了,以后如果真想奴役这些高丽棒子,也非常简单,派兵沿汉江而上,直逼王京,不怕李朝不妥协。

    其实,刘致远之所以没有马上开展对朝鲜国的资源掠夺计划,最重要的原因是运输困难。朝鲜半岛距离台岛太远,把煤铁运过去,成本太高。如果就地开采,在对马岛上设炼铁场就地冶炼,又不太安全。毕竟倭国新定,朝鲜半岛还未能彻底打服。另外,大明朝那边还虎视眈眈呢。

    “阿远,咱们北来也有一年多了,倭国与朝鲜国战局已定,是时候回去了吧?”张静妤看着逗儿为乐的丈夫,问道。

    “是不是想干娘了?”

    “嗯,几天前来种子岛的商船带来消息说干娘的老病又犯了,我担心她”

    “好吧,咱们明天就凯旋。”刘致远眉头皱了一下,问道:“台岛上有医术高明的大夫吗?”

    “没有,我也正为此事愁呢。你也知道,台岛还属于蛮荒之地,瘴气很重。很多人,特别是东南沿海过去的人多因水土不服而染病,现在台岛上缺医少药”

    “唉,这些事是难免的,以后还要移民到其他地方去,没有足够多的大夫就不能保民安康啊。”刘致远的眉头皱得更紧,现在不但台岛需要大量的医生,就连他自己也要请名医诊治这难育之症。

    名医,上哪里去找呢?刘致远低头沉思:现在自己在朝廷已经挂了号,不能随意出入内陆。看来,此事只能交给黄光升来办了。

    主意已定,刘致远就派人去把还在种子岛主持对倭商贸的黄光升叫了过来。

    +++ooo+++

    京城徐府内,聂豹、徐阶、唐顺之、李春芳、王畿、张居正、林兆恩,卓晚春等人齐聚一堂。这些人当中,有内阁大学士,有各部堂官,有隐退的老臣,有来自民间的草民,还有来自江湖的术士;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背景,但是有着一个同样的身份:心学传人。这些人,虽然门派不同,虽然政见各异,但是理念都是传自于同一个人:王阳明。匡扶正道,保境安民是这些人共同的理想。

    这些人抛开门户之见,重新聚集在一起,只是为了一个人:刘狂刘致远!

    刘狂!怎一个狂字了得?!所有人看着手上这一份刘致远写给徐阶的信,信上的落款还有上面那个大大的玺印,更是让这些目瞪口呆。

    圣皇?!

    传国玺?!

    在坐的所有人都清楚这个称号,还有这个玺印所代表的意义:刘狂不再自认是明朝的子民,定海军也不再是没有组织的海贼,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真正的海上霸主崛起了。这个霸主,比倭寇更可怕,比海贼更恐怖。

    而更可怕的是,这个霸主的志向不小,大有凌驾于中原朝廷之上之意。

    短短的两年间,东海、南海、西洋海道已尽入定海军之手,台岛、小琉球、日本和朝鲜,先后被占。大明朝沿海各地,尽入定海军的包围圈之中。可是朝廷中人居然还不知醒悟,还放言要派兵助朝鲜平倭,只怕朝廷的大军未到朝鲜,定海军的无敌舰队早就沿长江而上,占据直浙湖广一带了。

    定海军的无敌舰队一旦横绝长江,隔断南北,江南半壁难保,海内震荡!

    “各位,你们觉得现在该怎么办?”徐阶揉了揉额头,有气无力地问道。

    “徐大人应该向陛下进言,举全国之力,进击定海军,趁其还未坐大之前,一举消灭它,免除后患。”卓晚春与刘致远有一面之缘,他是最反对定海军的死硬派。

    “卓先生,朝廷各地水师还有多少战船,你不会不知道吧?现在进攻定海军,能有几成胜算?”唐顺之在兵部呆过,他清楚朝廷现存的海上实力,根本就不足以与定海军一战。

    “唐大人,没想到您也有怕的时候,以后您是不是见了定海军就主动退避三舍,任由定海军攻城掠地?”卓晚春阴阳怪气地问道。

    “明知没有胜算的仗,为什么要打?”聂豹反问道。

    “真的一点胜算都没有吗?”徐阶问道。

    “我朝现有的水师实力还不如倭国,现在倭国水师都被定海军全歼了,如果各位谁想拿鸡蛋去碰石头,胡宗宪就是他的前车之鉴。”唐顺之说道。

    “既然没法打,那咱们该怎么办?总不能让定海军再继续坐大下去吧。定海军再展,那就是危及社稷的毒瘤了。”王畿不无担心地说道。

    “没法打,那只能和谈了,对于和谈,那个刘致远还是很有诚意的,几次三番向我等表达了和谈的意向。不过,他开出来的条件实在是太苛刻,朝廷很难接受。”聂豹说道。

    “那个刘狂开口就要自由通商权,朝廷要是与贼寇妥协了,颜面何处?”卓晚春怒道。

    “现在定海军都陈兵国门外了,还讲什么颜面啊,无聊!”唐顺之白了卓晚春一眼,说道:“朝廷不给定海军自由通商权的话,定海军肯定向朝廷开战。如果定海军军的无敌舰队横绝长江,江南半壁必定不保。丢了江南,朝廷就丢了七成以上的赋税。朝廷无饷可之日,北方各镇驻军必定有变,没有北方各镇的拱卫,北方鞑靼的铁蹄一旦南下,京师不保!牵一而动全身,如果在对待定海军的问题上没有处理好,天下大乱将起。”

    “唐大人,这未免太过于危言耸听。这小小的定海军,船不过百,兵不过万,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卓晚春轻蔑地说道。

    “唐大人所言极是,江南是朝廷赋税的根本。如果定海军占据京杭运河,阻隔北上的漕运,京师无粮可食,无饷可,真的就难保了。”一直没出声的张居下终于开口了。

    “这是不可能的”卓晚春还待要说,徐阶一摆手,示意他信嘴。

    “各位,既然不能对定海军宣战,那只能谈和了。具体如何谈?各位可有建议。不过,自由通商权这个权力,不是各部官员能做主的,一切要听圣上圣裁。如何才能说服当今圣上,那才是第一要务。”

    “唉,难就难在这里。”聂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心说:当今皇帝是个死要面子的人,别说是自由通商权,就是和谈之议都不一定能准。这个刘狂又特别死硬,是不会称臣,也不会妥协的主。这两边都是死硬派,铁簸箕碰上铜扫笊,能谈得拢才怪?自己这些身为臣子,还要两边受夹板气。

章节目录

重生之海上霸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注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44章 海内震荡-重生战国当霸主TXT,重生之海上霸主,一本书并收藏重生之海上霸主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