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净真人等人看到凌云真人拉着李叔一飞快的离开武夷山洞天,估计是以为他们去找南宫仙了,这个他们可搞误会了,凌云真人是受一位门中前辈的吩咐而来找李叔一的。

    凌云的师叔是一位待诏飞升的前辈,没什么名号,叫做唐萱,是个女修,不丑也不是颠倒众生,不老也不是年华豆蔻,二三十岁的一个普通容貌的女子。俗话说女的三分长相七分扮相,这位唐萱长老就喜欢素颜,也许是修行的心境吧,总之连淡妆没有过。

    凌云今年已经近七八十岁了,看起来也才三五十的俊朗道士,他的师叔唐萱明显比他看起来年轻,但是年纪嘛,凌云也记不清,他掰着指头算算,差不多应该有一百岁了。

    而现在这位唐萱长老却恭敬的在给一位老人家扇扇子,这老人家看起来年纪六七十的样子,白发白须的。现在正躺在一张网床上,两头有绳子系在两颗树上,而周围是一大片树荫,凉快极了,不过这老头却让唐萱给他扇扇子。

    周围还站立着四位地仙,都是凌云的师兄,但是他们都没有做掌门,都一致让凌云做了掌门,这其中自然也有故事。五十年前,正逢国家初建,经历了战争的中华大地,百废待兴,门派正需要在其中运转。而这几位师兄,全部都不擅长经营宗门,甚至有的只是一门心思的修炼,根本不想管宗门的经营事情。

    凌云当时就站出来说自己去经营,在唐萱的支持下先做了代掌门三年,然后就一直让他来做了,到现在都已经四十多年了。而神宵宗在凌云的经营下比之前很多门派都强盛很多,而且凌云的修行资质也很高,一个门派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在主持经营,但是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突破了地仙。

    神宵宗上下百多号人都很和睦,而且都特别尊敬他,而在神宵宗逐渐稳固之后,凌云成就地仙之后,这几年他也开始在培养接班人了。他曾深深的感慨,怪不得上古的帝君都要禅位呢,如果没有贪图之欲望,真是不会长久的待在上位。

    李叔一被凌云带出武夷派洞天之后就已经知道他要见的是谁,就是他的祖师爷白玉蟾。以他们二人的功夫没一会就到了鄱阳湖洞天中,二人刚下到湖心岛洞天,躺着的老头就做起来了。只见老头笑道:“呵呵,来来来,大家都坐吧。”

    在老头的笑声中,李叔一也跟凌云以及他的四位师兄和唐萱等都坐下了,而老头则坐在那张网床里面。老头笑问:“你就是李叔一?武夷派门下?”

    李叔一恭敬的回话:“启禀祖师,弟子不肖,正是李叔一。”

    老头大笑:“哈哈,太谦虚了,我听三丰道友说起你的状况,也想趁着这次下界的机会给你点化点化,没成想你却先行解脱了,真是可喜可贺,哈哈。”这老头倒是一点架子没有,就跟一个街边讲故事的老叟一般。

    李叔一说:“多谢祖师挂怀,也多谢三丰前辈感念,弟子因南宫仙前辈指点而解开心结,证入地仙境界,深感南宫前辈之恩德,不知祖师可知道南宫前辈在仙界的名号?”说着话又用神念把南宫仙开讲法会指点自己和众人的过程统统心传给老头。

    老头摇头疑惑:“此人相貌应该不是幻化,但是我在仙界却从未听闻此人,更不晓得名号了。而他所讲解的是天仙法诀,所说之言却与现状有所出入,应该是不晓得仙界状况的仙人。不过他的讲解法诀等等确实是天仙境界,但是我却不认得,真是奇怪。”

    唐萱说:“师尊,仙界那么大,天仙那么多,你有不认识的也正常啊。”凌云和几师兄弟都没有反应,而李叔一则惊讶了一下,因为这唐萱叫白玉蟾为师尊。凌云发过来神念解说了其中因缘,原来这位唐萱本是白玉蟾随缘指点过的一位散修,但是因为没有成就地仙所以辗转重修。百年前白玉蟾重新见到了她,就指点她拜入神宵宗,所以今生还叫白玉蟾师父也可以。

    白玉蟾摇摇头:“我虽然不认识所有的天仙,但是从各种迹象来看,此人应该不是仙界的天仙,甚是奇怪,看来我有必要去看看。”

    李叔一则说:“祖师,弟子的弟子中有一位叫做阮婷的女弟子,颇具仙缘,常得南宫前辈和几位修行高人的指点。”说着话又把他所见过的所听过的关于南宫仙所说的和阮婷所说的等等都以神念传给了在场人。

    白玉蟾沉思:“嗯,此人所解说的道理倒是不错的,不过那个糊涂大师倒是真不简单呢。”

    凌云问道:“祖师,糊涂大师怎么不简单了?”

    白玉蟾笑笑,没有说话,唐萱也问:“师尊,您这次下界,玉帝的天仙令可怎么办?”

    白玉蟾笑说:“无妨无妨,我是跟几位帝君一起下界的。”

    唐萱:“啊?难道有很多天帝一起下界吗?”

    白玉蟾点点头:“可不是嘛,别说是天帝,就算魔王和修罗王等都有派人下界,不过他们现在还不会亲自下界。”

    唐萱疑惑:“可是,这么多大帝下界又是为什么呢?还牵扯到了魔界和修罗界?”

    白玉蟾:“唉,现在这不算什么,以后还会牵扯到仙界、梵天界和天国。”

    李叔一问:“祖师,为什么牵扯这么多?难道是天地大劫到了吗?”

    白玉蟾淡笑:“天地大劫还早,但是人劫却快了。”

    凌云问:“祖师,何为人劫?”

    白玉蟾回答:“人劫就是世人自己作孽,导致天地气机运转不畅而造成的诸多天灾,所以人间才流布一句话叫做‘天灾人祸’,大多的天灾就是人招的祸。”

    李叔一疑问:“祖师,南宫前辈和糊涂大师对于天地劫数的说法不一,这是为何?这虚空中除了蓬莱仙境,真的还有别的仙境?”

    白玉蟾笑:“这个需要天眼神通才能看的见,你现在的神通力太小,看不到,不过他们所说的就是如今虚空真实的境况。”

    凌云感兴趣的问:“哦?可不可以请祖师给我们上上课,呵呵。”

    白玉蟾很欣赏凌云,看到他感兴趣,就欣然同意了:“呵呵,好就给你们上上课。”

    众人赶紧都坐的端正起来,白玉蟾则笑道:“现在的地球只是取代了原先四大洲的气运而已,所以众仙传道时都会说地球就是人间,其实这个地球形成的时间并不早,就在五千年前。

    那位糊涂大师讲述的毁天柱、淹苍茫和炼石补天都没错,只是没有仔细分说,我给你们仔细说说。现在的天地一个元会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这是说一个元有十二会,每一会有一万零八百年。

    所谓的一会就是一个天地气机运转交会时机,每一次交会要经历一万零八百年。以十二时辰为天地运转交会而言,亥时天地为混沌,子时化生星辰之相,丑时凝聚大地万有形状。

    再至于寅时之初,天气交合地气,万物化生身形,而后五千四百年,至于寅时之中,才生人、生兽、生禽,大地三才圆成,而后文明丛生。也就是说,每一元中,有三会是没有人类的。”

    凌云问:“祖师,星辰日月不是宇宙中的万有星辰吗?”

    白玉蟾先是一叹,而后一笑:“是如此,但是原本不是如此。”

    唐萱也感兴趣:“请师尊明言。”

    白玉蟾感慨的说:“好,听我慢慢说,糊涂大师说了两万两千年前的事情,那时候诸天和修罗、魔界等相互征战。而当时的人间三洲之中也有许多大神通者,可以说当时的人间并不比天界差什么。

    后来波水国出生了一位大帝君,所谓帝君,非有德者,不可称帝。当时处于三皇时代,大地自有五方,当时东方有女娲氏与伏羲氏,伏羲氏是为青帝。此是人中修行之帝君,是人中之天皇。

    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三皇只是时代的说法,而大地五方各俱神德,能具备神德者,即成就帝道,说的是三皇时代,大地五方有五帝之神德。天界自有远古以天气天成之天皇圣者,名为东极青华大帝,后来天界成就,东极青华大帝怜悯地狱众生,所以以其全部威神下降地狱化身太乙救苦天尊。

    青华大帝化生之后,东华帝君具备天界威德之神灵,而住天界,下看人间,等待人中天皇飞升天界,以完天皇三才之数;而人间青帝在世时,天地之间,常有征战,青帝不能制止。波水国出生的神德帝君,因其随水中蒨草出生,因而名为蒨,帝号水,所以人称水帝蒨。

    水帝蒨其威神在天地中罕有,以慈心化生,祥瑞光华,泽润天地,后来五千年中水帝在世,天地之间再没有战争。可是当时新生天人以及原旧天人,下观人间时心生嫉妒,不喜欢水帝威德尊胜,过于自己。

    于是这些天人时常为人间民族造谣生事,专心挑拨人间事端,或者造谣诬蔑水帝蒨,久经千年,人民心中不信水帝,又生事端。而六大阿修罗王见诸天造谣人间,就诛伐诸天,而后导致魔界也牵累其中。”

    唐萱皱眉:“这些天人真该诛伐,阿修罗不是只好争斗吗?怎么也关心去水帝名誉来了?这护法之缘,福分可不浅呢。”

    白玉蟾嘲笑之色浮现:“哼,他们哪有那么好心,纯粹就是找个借口跟诸天战个高下而已。”

    几位地仙都摇头叹息,唐萱也感慨:“啊?这也太气人了,后来呢?”

    白玉蟾继续:“后来天界、修罗界、魔界、梵天界、仙界、天国等等都牵扯进来了,水帝看着这些人争斗,又观见青帝参悟天道,教授百姓甚为不易;而诸界居然还在为了高下强弱而争斗不休,导致人民受损,人间受难。

    水帝就下法旨说,想要活命的生灵,都去善德的地方,四十四天后就要降水淹没苍茫洪荒。当时女娲氏以黄土造成人形作为咒术,一人一咒,把诸多部落的人民都以这种替身法大神通转移到了水淹不到的地方。

    而以上虞为首的一些神族不思悔改,反而率领很多神族想要去灭了水帝,结果水帝就跟他们大战起来。四大天王和十三阿修罗王担心水帝灭了人间就会让对方势力增长,所以也来围攻水帝。

    后来又有许多天界人怕他们杀不了水帝,担心以后自己也会受牵累被水帝所杀,所以就一起围攻水帝。

    总共有二百三十万神通高强之辈,各界各族都有,青帝和女娲本想助水帝,而水帝却说这是他该做的。于是到了第四十四日,水帝降下大水,淹了苍茫大陆,以一身神通毁了第一重天和天柱,顿时天塌地陷,数百万里的天柱被打的稀烂,四大洲却受损不重,这是水帝的功德之力。”

    “啊?如果这么看来,水帝本来有能力杀了那二百三十万大神通者啊,怎么他不杀人反而毁了天柱呢?”唐萱疑惑而伤感的问道。

    白玉蟾也唏嘘不已:“唉,这就是他的劫,也是天地的劫,水帝以慈爱功德化生人间,就算这些人要杀他,他也不会以狠恶之心起杀念的。如果水帝不毁了天地,就会有更大的劫难出现;然而谁也不清楚水帝有没有动手杀他们,总之天塌地陷之后,就连一重天都毁了,围攻水帝的人没有一个活下来的。”

    白玉蟾说罢心中还在暗思:大神德帝君岂是那么好杀的?况且水帝蒨只是一位化身而已,但是那么大神通的化身,真的是那位天尊的化身吗?可恶的钟离,说话只说一半,这话题谁敢乱猜啊,你等着,老夫迟早会弄明白的,哼!

    “祖师,那后来呢?天柱毁了,而女娲又是怎么补天的呢?祖师先前所言女娲以黄土造人以替身法神通转移人是怎么回事?”凌云可不知道白玉蟾心中的想法,他只是仔细的问。

    白玉蟾依然怅惘:“青帝伏羲氏在东方,具备东方神德,而女娲氏则具备中原之神德,虽然他们是同族,但是却具备不同的神德,所以女娲虽然具备神德,却不能称为黄帝。女娲氏以大神通力造无数黄土之人,专门为诸族类中善德之人做替身之咒,在四十四日中拯救无数人民。

    这些人民是青帝传授教化而修证所需的资本,如果没有他们,青帝以后就不能飞升天界,更无从说成就天皇三才之数。天道如果不能圆满,地道也不能发展,女娲在水帝殁后,以大神通力将四大洲的陆地安置在原先的第一重天宫之地。

    而天柱的碎屑则炼制为不周山,重新替代天柱,相当于连通四洲的一条路。四大洲的损失陆地,分别以天地法则炼化为一整块陆地;而后女娲倾尽神通力炼化太阳、月亮以及你们说的太阳系的诸多星球和小行星带等。

    当时还没有天空星辰数度,后来青帝把自己所领悟的天地法则悉数传授人间,而后青帝并没有飞升。青帝散尽神通之力,调动女娲所炼化的大地和星辰,布置成青帝所传授的天地阴阳法则度数。

    七天的时间,青帝把大地和各个星辰完好的安放到原先四大洲的黄道位置,之后天地法则自然运转。地球虽然依然是这个天地世界的一部分,但是却同时在这个天地的虚空之外,可以自然观测到虚空各界大地。但是因为天地时空的阻隔,没有神通者,无法以这个见识而见到别的世界。”

    唐萱听到此处居然潸然泪下,泣不成声,其余六人也是唏嘘感叹,伤感不已,白玉蟾则怆然而笑:“大善大善!你们能如此深感他们的神德,自身所具备的功德、福德无形之中就已经清净不可计量。”

    而唐萱他们则没有管白玉蟾的夸赞,继续问:“后来又怎样了?”

    白玉蟾点点头继续说:“后来大地居民也像你们这样感佩他们的大德,以后很少再争斗了,而后百年,南方有炎帝之神德神农氏诞生。你们不要误会帝尊是统一天下的人,其实不是,只是具备各方神德者称为帝尊。炎帝之后四十年,中原黄帝诞生,神农氏教授天下百姓养生养身之道而传医药与音乐。黄帝少而勇猛慈仁,神农氏与黄帝汇合,将所学都教授黄帝,并告知黄帝可以统摄五方,成就人皇,而后炎帝证地皇之尊号,飞升而去。

    后来黄帝在统一五方之时,蚩尤领风伯雨师攻伐黄帝,困黄帝于圜丘,黄帝得九天玄女帮助,又得天符一道,玄女指点做夔牛鼓,打败蚩尤。然后不久就统摄五方,成就人皇之功,但是黄帝却因杀伐太重,没有成就人皇之德。当时道祖化身为广成子,真仙赤松子指点黄帝拜师于广成子,而后广成子教其修德于人,后来黄帝德行满足,成就人皇,白日乘黄龙飞升。然后三皇、五帝之功业成就,天地人三才圆满,而后之人,再不能成就三皇五帝之功德,只有其德,并不成其功。”

    凌云疑惑:“祖师,青帝已殁,如何说三才之道圆满?又为什么说三皇五帝功业成就,然后没人再能成就了呢?”

    白玉蟾解释:“青帝虽殁,但是却证了天皇,所以三天皇三才也圆满了,而地皇教人养生养身之道,也成其功德了,人皇统一五方,则五方帝德并于一身。所以说黄帝成就人皇时,五方大地之德就归并于他,而后开人帝之德,皆秉承黄帝统摄五方之功业。所以说,前人建功后人立德,这才是修身立传承之道。”

    看着几人都是点头同意,白玉蟾:“从少昊之后,经历喾,到颛顼时共工氏不服,与颛顼争人帝之尊位,战败而毁不周山。颛顼又令重、黎把天地分隔,从此天地之间就没有联络之处了,天上和地上也不能再来往了;大地因为没有天柱支持,所以就被虚空法则慢慢变化为圆球的形状了。因为当时人心变动和共工氏毁了不周山,招致天灾,又有大水降世,尧令鲧治水,而鲧则以神通堵塞水流,更生人祸。

    尧禅位于舜后,舜因为鲧盗窃息壤堵塞水流,不听号令,伤害了百姓的原因,就让祝融氏杀了鲧,而鲧死后不腐。舜察觉鲧腹中有灵动之气,叫人破开鲧腹,一道黄光从鲧腹出,化为禹,舜令禹继承父业治水。

    禹也具备大神通力,治水成功之后,封于夏,舜禅位于禹后,禹造九鼎,设置九州。而后禹禅位于伯益,而禹之子启以武力夺伯益尊位,自称为王,建国号夏。自禹之后,天地之间,地分九州,德聚五方,所以只有九五之尊,再无人皇人帝。而自启之后,则用王号。”

    李叔一感叹:“唉,子承父业,辗转德薄,世人心恶,招灾引祸,天地受损,终究是人民受苦。王道没后,又是什么呢?”

    白玉蟾淡笑:“自秦统一时,大地再无九州,五方之德亦淡,所以人间德薄,神仙自远,不乐在世。自黄帝之后,天仙渐渐飞升,颛顼之后,天地分离,当时天仙和神仙基本都飞升了。自禹之后,仙人渐渐潜隐,自周伐商汤之后,能飞升的渐渐也飞升了。再次前周灭后,地仙也不喜住世了,神仙也多是在此人间点足而过。

    自秦之后,人间只有地仙不得已长住,东华帝君在上方观尘世分离,人心坏散,点化钟离先生之后就降生人间了。经历五百年,钟离先生复点化其转世吕岩真人成就功德,如今秉承钟离先生而为金阙选仙使,考量众仙德行。后有三丰真人飞升成道,而秉承真武大帝之传承,得传真武荡魔宝剑并荡魔大帝之尊号。而今三丰真人并吕岩真人皆是帝君,而我则是一介散仙,悠游三界而已,哈哈哈。”

    唐萱笑道:“师尊说笑了,仙人哪还在乎称呼呢?”

    凌云等也都说:“天仙不坏不灭,称号也无多用。”

    白玉蟾高兴的哈哈大笑:“你们也别哄我老人家了,我告诉你们仙界有九重,每一重分为四方,每四方各有八仙境,中央各有一大天帝所居仙境,每重天皆有三十六仙境,皆有天帝主持仙境。下三重天,神仙居多,天仙只有十分之一二,中三重天,神仙、天仙,各有一半,上三重天,神仙只有十分一二。”

    唐萱问:“师尊,为什么这么分?难道仙界还有等级制度吗?”

    白玉蟾:“没有啊,哈哈,如果你想生不如死,那就随便你去得了。上重天时光流逝很慢,下重天的人在上居住,犹如凡人窒息迷闷之状,短则可住,长则受苦。若有神仙逞强长居,身形被天地法则磨灭坏散,灵识还得转生轮回。下重天中,时光流转太快,若上重天人下界居住,犹如人在强风之中,也是憋闷难耐,少时停留还可,若长期如此,则身形亦然被磨灭。中间三天则缓急中等,所以众仙常愿住此,而神仙多在下三天三十六洞天中居住。”

    唐萱又问:“师尊,仙界只有仙人吗?有没有天人?”

    白玉蟾:“仙界和天界其实是一处的,与梵天界也是一处的,与天国也是一处的,一个世界灭,另一个世界也灭,而仙界和梵天界还有天国都有不灭之境界,所以无患于世界损坏。各重天中,皆有天人出生长住,但是天人往来诸天界限制比仙人小,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天界的人,但是因为法则之力,他们都只能在本界天长住。仙人则可以随着修炼来往诸界,譬如神仙来往上下,皆有适应或不适应,而天仙不然,来往之间,处处皆可久住。”

    “为什么这样啊?”这是那四个不说话的修士中一个女子凌夏问的,听其音声似乎不过二八,见其面容也才十八九岁而已。

    白玉蟾回答:“天仙跳出三界外,神仙不在五行中。”虽然仅仅是两句,但是在座的诸位全部都懂了。天仙完全不在三界了,而神仙仅仅是超出五行障碍,但是还在天地间,虽然也不算三界中,但是并没有完全超脱天地。

    李叔一疑惑的问:“弟子斗胆,敢问祖师,诸位帝君为何纷纷下界了呢?”

    白玉蟾微笑:“呵呵,前些年玉帝亲自下界寻找了紫府仙录,预感即将现世,但是具体时间他还不能推断。这次是因为紫府仙录出世之前,将会有不少上古时代的神器出现,诸天帝也未必人人都有上好的神器,所以都想弄上一两件。”

    凌云苦笑:“祖师,天帝还没有上好的神器?”

    白玉蟾笑笑:“你以为我留下的神宵尺如何?”

    凌云回道:“不是弟子夸口,也不是恭维您老人家,神宵尺乃是一等一的神器。”

    白玉蟾高兴的哈哈大笑:“哈哈哈哈,你个小家伙,神宵尺是我仿造在天界做雷部天官时候的法器,虽然不错,但是也只是普通神器而已。”

    凌云笑道:“可不可以请祖师给我们讲讲怎么分辨神器的上下的,那个紫府仙录又是什么神器啊?”

    白玉蟾:“哈哈,好吧,给你们说说吧,其实神器具体是没有好坏上下而分的,只是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效用而已。至于威力的大小也没太大用处,能够辅助修炼才是硬道理。比如你们口中所说的紫府仙录,你们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那是一件天尊神器。”

    凌夏又问:“祖师,天尊神器跟普通神器有什么区别?”

    白玉蟾道:“嗯,你们手中的神器、法器,就是为了斗法而已,而天尊的法器则是印证天尊的修证境界的。”

    仅仅一句话,就换得几声‘咕咚’‘咕咚’的声音,白玉蟾很能理解,因为他第一次听说时也是差不多的反应。白玉蟾笑笑:“呵呵,怎么?你们也想要?”

    几位地仙赶紧摇头惶恐摆手:“不敢不敢不敢,这种神器焉能是我们所能受得起的?”

    白玉蟾笑:“呵呵,算你们识相,实话告诉你们,就算是诸多天帝都只是想得到上古神器而已,对于紫府仙录他们也只是碰碰运气,要是运气好得到了,他们就要,得不到,他们也不会去抢夺的。”

    唐萱问:“师尊,紫府仙录到底有什么用处?连天帝都不敢争夺?”

    白玉蟾:“你们听说过金阙仙录,那就是紫府仙录的仿制品,是玉帝亲自仿制的,但是妙用不足紫府仙录的万分之一。”

    几位地仙惊讶:“啊?不可能吧?天尊的法器也不会那么厉害吧?”

    白玉蟾笑道:“我就说你们眼界不够,神宵尺在各位天帝眼中,就跟是随身的一件饰品差不多。神宵尺只能算是神仙境界的神器吧,对于天仙来说就有点鸡肋了,各位天帝都是天仙境界的,手中都是天仙法器。但是上古时代的那些神族的法器,个个都是威力无匹,而且个个都是以自己的修证境界印证其中而炼制的。可以说上古时代的神器,都是印证了大神通者一路修行的各种境界验证,诸位天帝都想弄到一件两件自用。”

    唐萱疑问:“那天界那么多天帝,都下来可怎么办啊?”

    白玉蟾笑言:“哈哈,怎么会呢,很多天帝都不会下来的,只有跟这个世界有缘牵连的天帝才能下界。”

    唐萱点点头:“哦,那师尊知不知道都会出现什么神器?那个紫府仙录到底有什么用啊?”

    白玉蟾微笑着看了两眼唐萱,然后洒然的说:“好吧,你既然这么感兴趣,我就把知道的告诉你们吧。”

    然后微微抬头望着虚空,像是在回忆似得:“七万劫前,玄元至尊太极帝君出生于天界,光明照耀十万世界,九九圆满境界,灵宝天尊将紫府仙录交由他掌管。从此,此界之中,三界众生,下至于地狱业海,上至于无色天界,从凡夫至于天仙,一切众生名号因果业力,悉数在紫府仙录中记载。你们也不要问我这是为什么,我也只是听说的,据说是渐净光明世界的太元皇极天尊归道涅槃时炼制的。不知什么原因,灵宝天尊一直收录着,等到玄极大帝现世,灵宝天尊就让他掌管了。

    那时候还没有天宫划分,只有紫府掌握众生业力而已,但是四千劫前,天地业力运转变动,恰好玉帝飞升到仙界。三清道尊以及众仙都推崇他为众仙之尊,掌管三界之事,而玄极大帝也乐得其成;玉帝设立天宫以及众仙品位,依然设立紫府,专门登录众仙名号。

    后来,玄极大帝感应大劫将至,先将紫府仙录交给清微天尊掌管,清微天尊又交给他的弟子掌管。玄极大帝应劫降世之后,紫府仙录不久就消失不知所踪,众仙问玉帝是不是跟随玄极大帝而去了?又或者被清微天尊或者灵宝天尊给收起来了?

    玉帝只是拿出他自己仿制的金阙仙录告诉众仙道:‘紫府仙录失踪之事,众仙不必多谈,日后以此金阙仙录登录众仙名号即是。天地大劫业力运行,紫府仙录确实不该再在天庭了,以后众仙也不要再谈论紫府仙录之事了。’也是从那之后,众仙的品位由原来的大天仙一重、天仙九重、地仙五重,改为了天仙九品九阶、神仙六品六阶、地仙无品阶。”

    “还有吗?”唐萱感兴趣的问。

    白玉蟾苦笑:“臭丫头,你还想有什么?”

    唐萱笑道:“不是啊,师父,你看,灵宝天尊我们都知道,可是清微天尊是谁?他的弟子又是谁掌握的紫府仙录呢?”

    白玉蟾:“此界化生之时有三位天尊,分别就是元始天尊主混元之天地、灵宝天尊主化生之形象、道德天尊主众生之教化。而清微天尊则是渐净光明世界的第二位天尊,就是太元皇极天尊之后的那位天尊,具体为什么住在此界就不知道了。他的弟子里只有太瑶元君掌管过紫府仙录,太瑶元君不知何故下界而去,而太微真君现在依然掌管紫府。有人说神仙飞升之后先去紫府见太微真君,就是见的他,但是他只管勘察仙人籍贯,登录记名,还是东华帝君的事情。”

    这下子几乎没有人再发问了,白玉蟾轻松的笑:“我只是下界来看看你们而已,顺便来看看下界有什么热闹可凑的。见到你们修炼都很用心我也就放心了,好了,我老人家也见过你们了,该出去转转了。”

    唐萱不舍的问:“师父可还会回来停住一些时日吗?”

    其他几位地仙都不舍的神色看着他,他大笑哈哈:“哈哈哈,瞧你们那出息,我老人家都说了要在人间凑热闹,至少得等到紫府仙录出世之后再飞升吧。”唐萱还没有说别的话,白玉蟾就一挥羽衣消失在原地。

章节目录

紫府仙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开开心心小神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4章:远古有水淹苍茫,谁执掌-方,紫府仙录,一本书并收藏紫府仙录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