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南宫仙端坐蒲团上,对大众言:“众位,我南宫仙乃是尘世中一散修而已,十日前在岭南见到武夷派门人被教会叛徒罗伯斯偷袭,我出手灭杀罗伯斯,救下李均和阮婷二人。当时我帮李均炼制了他的法器,后来又听说李道友南洋血战之事,甚为敬佩,所以就承诺为武夷派和昆山宗炼器炼丹。

    而近日昆山宗的丹药已经炼好,法会结束之后,李道友可以跟我去云水阁拿去,至于而两颗养神丹乃是我敬佩道友以一人之力,载负修道界大义的礼物,是我赠送与你,你当持用。”

    李叔一站起身来向南宫仙行礼:“多谢前辈出手救护犬子和阮婷,我也替我叔同师弟多谢前辈。”说着话就拱手鞠躬行礼。

    这次南宫仙是受了他的一礼,因为这里他还替他师弟谢了,不受不行啊。李叔一拜过南宫仙就坐下了,不过坐下时顺带看了一眼坐在凌云身边的阮婷,眼神之中,感慨莫名。

    南宫仙:“好了,现在炼丹已过,开始讲法,诸位道友有何疑难,皆可提问。”同时暗中问凌云:“道友,我该如何开始讲法?”

    凌云回答:“讲法凭因缘而起,既然你已经讲说了与武夷派的因缘,那何不讲解一下武夷派和昆山宗修行的丹道修炼呢?”言下之意就是要南宫仙顺着梯子慢慢爬,既然已经结了善缘,何不将此缘种的更深呢?

    南宫仙暗想,也是这么个理,于是开口:“既然是与武夷派有大因缘,那就讲解丹道修证吧,既然阮婷小友也在,那就从筑基开始讲起吧。”

    说起讲法,众人都端正坐定,不敢乱动,不敢出声,只见南宫仙仿似进入了一种端庄的状态,忽然间有种庄严的感觉。

    南宫仙:“金者,坚定不坏,无生无灭,丹者,圆融无碍,清净无染。上古之时,天地清净,人民未染,是故无性命二说,唯抱朴而已,清净为宗。中古之时,天地弥乱,修真之士以正为宗。近古之后,天地分伦,人民心昧,以法为宗,旁行之后,至于正宗,而后清净,常守不离,是为修道。

    而今之世界,佛言末法,人民心迷,且迷且执,渐渐弃法,渐渐离道,是为法末。

    金丹之法,万木一叶,勤修而莫执,我当分析明细,众等修持。修行之初,多以静坐,贯穿始终,安然身心;初学者恐难凝神安然,故以意守之法以凝神聚气,如是得入境、入静,然后至于心气交融,化为虚空。

    从此之后,静守虚无之恬淡安然,是为上法,若人能于初时即得如是静境,当如是做功夫。汝等所谓之意守,不过观祖窍、守下丹田、守诸气穴,如是等法,皆是小术,不可贪执其好。我今告众人等,汝等若习上法不得,习意守之法亦不得,当听我言:若不能恬淡虚无,于观守法亦无得,当安坐听自身血脉,汝等听时,莫以声为得,莫以动静为得,当听其气机。

    所谓听其气机者,为一身血气之周转,然后从此感知,渐次深入,当得听其脏腑精元之气机,然后当得听其神气之机关,以此法入虚无,当听其神气。以此法为是,可免导引、观守等诸多弊病。是法最善,重在心性之朴,若以燥心为之,恐难入妙。

    汝等于日常行走坐立之时,亦当心存功法,云何如是,譬如人身似无根之树,顶收天气、脚立地气,以养此身,以此身载负此心。功法者:譬如春秋来往,冬夏交换,日日持行才可入门,之后自然可以明悟练功之机缘。心法者:譬如汝等人生之态度,譬如汝等所谓世界观念、人生价值观念、以及人生所爱乐之心思,如是等皆是心法火候。

    若人行功法不怠,而心思有偏颇,其人所种下修行之种子即非大道种子,当不能得入大道门径。汝等当知,人走桥上,方向若偏,无不落水,然而个人心想,皆是个人自己缘分,个人所为之事,皆是自我所取,不应有恨,悉是自然。

    汝等当知,因何修行初学,皆以下丹田为重,盖因下田腹部,是人身上下中间,是上下气血交汇交换之地。又当知此处是天气地气于汝等肉身中交汇之地,故修学者常以此为机缘,炼此处气穴以入门径。此法是捷径,然后不论男女,其生门之户,皆在会阴,然而生身之道,死身之道也。

    众等于此气穴凝神,若是利根者,当可无恙,此为捷径,然而众人修学者多,都以此法,恐有疏漏。以下丹田养炼,若心思凝重,则气穴汇聚不散,气血汇聚在此而不能以平和之心火炼化气机。

    若如是等人,男子漏精,女子血崩,若不审明此机关因缘,恐误此身;是故,我先传汝等听气机之法,此听之法,可以化为听全身之法,可以化为存思脏腑气机之法。此法不以意守与导引为是,盖因此法是观法,譬如日月,观照万物,而万物自然生长,汝等若得如是观如是听,亦如自身之日月照耀自身之万物天地。

    如是宣说禁忌,而后听我宣说金丹大道之明细:

    第一收心入境:一切万物,凡有灵者,皆系一心,若无心思,一切知识不能运用,更不能思考、想念,此心乃是一切功法根本,修行之人,当先制伏自心平常之心思,能归于安然,则能安静入于观察之境地,是为收心入境。

    此境是心意平静时所化,初感自身血气精元,若有利根者,可以有超越平常之妙感,凡人求玄奇,此心若不平,恐入邪宗,一切时之功夫,皆系平常二字,平和不离,汝等尽在清净之乡。

    第二静坐炼形:于第一收心功夫渐进,身心皆安,静坐之中,心气平和,神气不耗散而积聚,以滋养身形,此是第一功夫要义。若欲于后来精进,汝等此身当不可破漏,故以此法,坚固汝身形,身形精气神完足,才能安然做出功夫。

    第三养精补身:于静坐炼形功夫中,神气不散,滋养身心,日日可得精神舒畅,渐渐至于身心精元饱满。尔时男子易发身淫,耗散精元,汝等当诚意冥冥,以平和之心应之,端坐冥心,片刻平静,此是收集精元。

    采集精华之功夫,不可以少得为足够,但应等待元精充足,自然凝成一团,上从脊柱阳脉三关,节节攀升,至于脑颅。汝等当莫求此等功夫验证,当于安然功夫中,以平常心作为,功候充足,自然成就。

    若有女子,于此功夫,或以后功夫充足时,经血不出,汝等莫疑,修道之人,有收之能,亦可放之。汝等有师门者,或有专修收经血者,或有不收者,或有自然而然者,皆从汝等师门之法,自然不错。

    我常怜众等散修,得一功法,种种修证,皆无师长指点,一切苦乐皆是自我舔尝,摸爬滚打,暗中寻路。今日我为众等宣说,从是初入修行,至于待诏飞升,汝等当善从此意。”

    南宫仙刚刚说了三步修证,其实是在说这最初三步应该怎么走,会中诸多修士,有验证者,都在暗暗点头。南宫仙此说甚为中肯,不偏不倚,不以某派功法为列,以众法门中皆可修习之心意验证、功夫作为为理论。就算是刚刚入门的小修士都可以安然照做,不必担心有什么错。

    为什么不必担心有什么错?因为南宫仙所说,就是你该以怎样的心态去修行,每一个境界应该以什么形式去练功,并不具体教授运气、导引,若如此做,绝不会错,若看了他所说,却去学习采气、导引等等法门,这要是出错,可不能怪南宫仙,人家可没有教他那么做。

    所谓听人劝吃饱饭,就是如此,你不听劝,或者你自以为听了人劝,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南宫仙看着这数百修士,居然要把从初步修行一直到待诏飞升的境界都宣说出来,这可把大家伙吓了一跳。那些个小修士不懂,只是特别兴奋,只有那些大成真人之后的高手才能知道这是多么艰难的一个决定。

    为什么说是艰难呢?试问在座的人,谁肯把自己的修证随便说出来呢?其实还是有人愿意说的,但是他们怕所传非人,如果听受的人自己理解搞错了,还会回来怨恨他们,如果不是他们的亲近之人,谁也不会随意教授别人。

    听了南宫仙此言,凌云就想阻止他,但是他已经开口了,大修行人已经说定的事情,就会去做。况且南宫仙已经这么说了,那就有他的道理,他肯定已经考虑过这些了,而且他居然能够宣说待诏飞升的境界,那么他的境界绝对远超待诏飞升。

    修行人的功法理论可不是你修证过后就能传法教授别人了,刚刚修证过后,你未必能完全说出你所修证境界的奥妙。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理论上三花聚顶的大成真人得了真心性就可以教授弟子;但是他们也只能教授弟子至于卯酉周天的结丹境界,之后的境界都是自己根据功法和自己的经验而教授。

    就算大成真人也不可能尽知水火交合,五气朝元,三花聚顶的玄妙,所以大成真人不能称为一代宗师,所谓宗师,就是把自己的修证从初步到最后都搞的明澈无比,才叫一家之宗师。真正的大宗师,不论是哪派哪教,哪些人,哪些物类,只要能修行的,都可以指点,这些人基本都是天仙境界的人物。

    只听南宫仙继续说:“第四凝神练静:于前养精功夫,采集精元,须得凝神入静中,方能炼元精凝聚,此时需要心神入静之深处,方有进阶。若有背后上三关之现象,此时是气血初步流通周流阳脉之像,非是元精过关之天梯验证,汝等莫追此效验,当以心神清明之感为验证,当以自心所明悟为根本。

    第五元精退病:此时将有退病之效验,此时养元精之初,须退浊气,浊气夹杂在精元中,此功夫在练习中,自然有旧病复发之状况。当安然定心,继续用足功夫,浊气稍退,元精稍纯,一身精神,亦然轻快。

    第六环气内息:经历退病退浊气之后,一身十二经络皆悉流转不休,静坐之时,呼吸自然绵绵若无,此时环气周流,即是以元精滋养纯化身体阴质,同时静坐时,元精亦然渐渐纯粹。元精纯粹,一身血气深幽绵长,毛孔毫发亦有所感,是为内息。

    第七丹火无差:如是环气,如是内息,皆是身形之功夫,心意尚需纯粹,若无纯粹之心意,所炼得之元精即不纯之精华,以不纯之丹芽,安能得纯粹之丹苗?是故,丹火心意应以平和安静,随之观之,莫动摇之。

    第八水火萌动:如是身心功夫渐渐满足,身形精华淬炼精纯,内透于脏腑,开始引动炼化脏腑精元,此时所炼形体之精元,乃是粗糙之阴阳生机。而后内炼脏腑之精元,才至于长生延命之功夫,此功夫才可退人身之病根,若非到此,不可免顽疾急症。

    初时,心意功夫合于心气,身形精元透连肾精,是为水火初动,于水火初动之时,心气开始下降,肾气开始上升。

    第九水火交合:心气下降已经纯熟,肾气上升已经随意,而后有沐浴天雨之触觉,人在此时,痴痴如醉,在此功夫中,或有下腹中飞出一鸡蛋黄大小之暗红、橘红色气团气象,上冲入于胸腔子里。是为功夫验证,得此者,是为功夫境界,莫以为神异之事。

    第十玉液还丹:水火交合,红丸上冲,身如沐浴,心神如醉,自感长生。于此之后,当有玉液还丹之效验,所谓舌下玄膺生死岸,当有神水化气,从十二重楼凿穿而下。

    诀之曰:天降甘露颗颗数,地涌寒泉粒粒足,吞下流珠咽玄气,虚了此心实了腹。

    十一玉液炼形:前次有养元精而身形病退之现象,如今此身之病根当因此玉液而消散。在玉液还归下丹田后,于日常或静中,常有腹中逆流一股元气,从任脉或身前,上冲入四肢,化散于身形之中,投入骨髓,当有散尽寒琼之觉。

    而后当觉身形轻健,暑气、寒气、湿气、病气若侵入此身,即可即能觉察,默运神气流转,此等浊气自然消散,此是养生健身之妙。若有人常感天气灌顶不休,若有身绕气息,不能停歇,此等皆是玉液炼形之息。不能入于心神空明,是人此息,常在不停,此身难以纯粹,不能入于元神清明妙境界,不能步入修道之门径。

    十二神气和合:由于玉液炼形之纯粹,身形元精化出元气,此身可得轻安无病之天年,然后此时,于静中,忽然现出一片清纯而明净之心神,此神明名之曰元神。此元神本是无有可见者,因汝你元气精纯,所以化出清明纯净之神明与元气相见。

    元神元气相见之后,于静定中,渐渐抱合,此后将进入神气交融之路,是为修道之入门,名此境界为结灵丹,所谓灵丹者,是汝定中,神气抱合之身心,所谓凝结者,是为元神凝结元气并合于汝心,是为结丹境界。

    入此境界者,出定之后,观察世间,纵是千百回之熟途,此时所见,亦然焕然一新,以此心神境界,可以外感天地,可以外展心神以入法器,所以此时之修为,方可御器。

    十三卯酉周天:神气交合之后,自身神气与天地互感,此时修行人定观之时,自身自发有阴阳二气流转于一身内外,与天地之阴阳相互交感。而此时之功夫修为,才将将能炼化五脏精元,所以此时定观功境,自然出现明光流转,宛若阴阳鱼中阳鱼流转,亦如彗星在你眼前打转。

    如此现象皆是验证,并不为法,不必思求其有无,当自观自心之明悟境界,若得明悟元神元气交融,自然明悟到此,若单以功境现象验证,亦是偏颇。

    十四幻境心魔:汝等当知,神气凝聚,才是灵丹,而此时境界尚不满足,元精化元气亦未完好精纯,而此之后,不论元气之纯粹,或者心神之纯粹,都是功夫之关键。若元气不纯粹,或者心神有染,在此时静定养炼境界时,皆会化出形象,若化形象,并不是修行人所想而出,是元神元气融合时,自然折射出诸多形象。

    譬如海市蜃楼,即是天地气息中折射而出,而今在此定境中,身内虚空譬如天空,元神合气,譬如蜃楼气象。若有人喜爱,或恐怖,皆不能度过此境界,心神若定,清明无碍,身心尽皆随顺温和,定守自心,此关自解,形象自灭,此是结丹之后,温养淬炼之第一关。

    十五昏沉清明:度过幻境心魔,灵丹日日涵养,灵性日日充足,汝之形神渐渐玄妙,汝之功境渐渐深入精微。所谓精微者,丹经云:半黍。在此定中,一心不动,一念不生,功夫未纯粹者,元气、元神之力未纯明精炼者,皆入于刹那昏沉之地。

    此时,当谨慎精神,力守那昏沉后,刹那之清明,涵养此清净纯明之境界,此境界相是无光之明,比之元神初现之时,更为精微。汝之心思,不碍于此纯明,在此纯明中似乎有想,似乎无想,汝于当时,皆不能知。

    十六五气朝元:涵养此一线无光之明至于内景皆明,此明不退,汝心尚在,此时即五气朝元之火候,五脏之精元已经纯粹,心神之纯粹亦然充足,功夫满足,忽然一日神气交融,神气感应之范围忽然广阔数倍乃至十倍。待到神气安然,精神平息,身心时刻处于精气神满足之状态。

    此时汝当能感知五行万物之气息,当能感知阴阳万物之气,当能知众人、物之气息,亦能知天地阴阳变动。或有人能以心力遥感他人,或有人能以气机扰动他人,如此之能皆俱,然后劝告汝等,莫以此为是,莫玩弄如此以惑于人。

    若有人沉迷此中,当知此人,不能得悟大道机关,不能洗炼身心形神之铅华,不能纯粹于此生之身心,更远离修道之路径。

    十七洗炼铅华:颇有众人,至于五气朝元境地,然而精气神充足,不能深入审知形神之铅华。当复用功,入于忘我定中,洗尽铅华,然后五色变换之圆明,端正为明月一轮,于此月中心,产出一颗米粒明点,或称真种子。

    十八日月玄关:日月往来,阴阳生化,玄牝之门,天地之根,以此身心为小天地,以呼吸相应于天地。天地一呼一吸为一年,汝身之呼吸亦与天地交感,非汝口鼻呼吸,但以身心呼吸而已,如此呼吸,是恬淡之枢机,是玄妙之关卡。

    十九三花聚顶:所有功夫,但须做足,形神之道,皆悉无差,汝当思维此生之来去,此思维起时,便是真意当生。汝等常思维于此,心意解悟稍足,玄牝妙境界产生,恍惚之中,有象有信。然而迎之不见其首,追之不见其尾,视之不能见,听之不能闻,拂之不能触,汝等若未体味,当不能思维其是如何。

    此玄妙一窍中,所洗炼纯粹之真阴、真阳以及元神,如此三者,譬如父精母血所和合之胚胎,父精母血相遇,若无真灵下盼,投入其中,则不能成胎。如是修行人一身之中真阴真阳如父精母血,如其元神明净之功夫,乃是胚胎中之真灵。

    如是三者,元精真阴,元气真阳,元神真灵,三者和合,结成胚胎,如是称作三花聚顶,汝等当知,修行界数万人中,三花聚顶者,才及数百,此须自悟功夫,差不得丝毫功夫。

    二十返璞养元:三花聚顶之后,圆明散尽,真种退藏,一身神气返归平寂,此时乃须养元功夫满足,然后才得养育所收产之真种子,此时真种子如同女子受孕之第一月,初聚一团,须善养护,元气滋润,化胚为胞。

    廿一破妄归真:如上之养元功夫,将他做足,才能得化胞成胎,如是当得道胎成就。道祖言:胎中三月,三魂乃降。如是即须觅得真魂,所谓真魂者,乃是修行之人此生之中,真心性情,是形神相合如一之机缘。归真之后,恍然间紫云金光从自身中迸射而出,此身心相合,再寻不到身内之灵动身心,丹在身中,非白非青,一得永得,自然身轻。

    当前时代,若人不能明悟人生之道与修行之道合一,则不能入于自心妄想中堪破妄念,更不能觅得真魂,则此道胎,实是死胎,更不能开始真空玄妙境界以炼形神,至于日后阳关三叠,皆不可期,最后只能做个守尸之鬼。”

    “道友剖解,甚为仔细,不论修行丹道与否,都有验证。接下来的境界则是专门凭借境界感悟的,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形式,道友若宣说具体形式,则恐后人出现偏差。而道友已经将金丹大道之根基明晰透彻,我等也不可吝啬,不如我们在列的地仙承接南宫道友对论诸多修证印证,以全南宫道友之愿。”凌云见南宫仙讲到中途发了感慨,忽然出声打开话头,并且不打算让南宫仙继续讲下去了。

    暗中对南宫仙说:“道友,我也想听你仔细剖解,但是你如此仔细宣说,却是在众人心中种下了心魔,有的人恐怕会落入心魔之中,不如之后我们几个相互自作口诀,以为验证,我们做前几步的口诀,道友宣说出神入化之后的口诀,如何?”

    南宫仙想了想回答他:“好吧,那就请诸位道友以自作口诀的形式,相互验证,我宣说出神入化之后的口诀,谁先请?”

    凌云面色一松:“呵呵,糊涂大师是此会中,最年长者,应由大师起头如何?”

    糊涂大师摸摸脑袋:“老僧又糊涂了,你们不是在说金丹大道吗?怎么又扯上了老和尚?”只见知幻大师道:“呵呵,糊涂师兄,只是验证境界,下一关丹道的境界,与我等修证类似,不如我先起头,抛砖引玉,然后糊涂师兄再来?”

    糊涂大师呵呵一笑:“好啊,我跟着学样就行了,呵呵。”

    知幻大师略一沉吟:“廿二冥冥玄牝:身心合一两相忘,明珠落在无有乡。秋熟之后有何事?摘了种子府中藏。”

    糊涂大师听完知幻大师所吟口诀,摸摸光脑袋,然后笑呵呵的念诵:“廿三杳杳真空,身心都忘梦一场,珠子落到荒地上。稻子熟了剥种子,人和种子谁幻相?

    “好好好,两位大师对空的境界可是领悟颇深,现在我们有六位地仙,在下来下一首,然后东方仙子一首,龙门派至虚道友一首,千机阁舞千秋仙子一首,逍遥派木游子道友一首,千草门千草仙子一首,然后再由南宫道友补充之后的修行,如何?”凌云掌门看了现在的人手,于是主动出面分配顺序,大家无异议,然后凌云就开始了。

    只见凌云掌门捻着小胡子慢慢的唱言:“廿四真空无有:此身已忘心亦然,渺渺茫茫成一片。鸿蒙混沌不计年,蝼蚁圣人皆如幻。”

    东方岸沉吟:“廿五真空妙有:大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天地圆。日月往来自有度,此情只在此心间。”

    听了东方岸所说,南宫仙也跟着众人暗暗点头,没想到这个娇俏的蓬莱仙子居然也可以说出这么大气而不失秀气的口诀。

    龙门派至虚道长:“廿六道胎灵动:真空家乡化苦海,出生入死未觉哀。此生以来皆有数,此心此情即道胎。”

    舞千秋也略一沉吟:“廿七胎仙化形:道胎灵动非无心,有个孩儿价万金。能觉能知能计算,不能踏上苦海岸。”

    舞千秋刚说完,一众的地仙包括南宫仙在内都在使劲了摇头,真是做生意做惯了,不过虽然不够文雅,但是也表达出了那个境界的意思。舞千秋才不管别人摇头不摇头,反正她做完了就盯着南宫仙笑嘻嘻的,跟得了什么大便宜似得。

    接下来该逍遥派的木游子长老了,只见这位须发尽白的长老捻着胡须诵言:“廿八阳关三叠:元精元气合元皇,真阴真阳满十方。当初荒芜种子田,而今红莲处处长。”

    千草仙子清脆的声音传出:“廿九脱胎出神:达摩传法果自然,真空处处结红莲。身内之身身外身,此刻才知不需岸。”

    她说完之后,众人都在沉思,只有一些小修士才在那东张西望,这些修士,都已经把诀窍机关点出,只要有修证的人,甚至一听就突破境界。那些小修士却听不懂啊,他们只是在最初听南宫仙宣讲丹道修炼时认真听了,现在这些让他们听也听不懂呀。

    南宫仙微笑:“诸位道友真是妙语连珠啊,不论是开始时知幻大师和糊涂大师的真空杳冥还是诸位道友的承接,都是妙绝呀。千草道友的真空处处结红莲,足以说明道友深入了化身境界,估计很快也能参破五五归一的境界了。”

    千草仙子欠身一礼:“前辈,晚辈可不敢当,还要请您指点待诏飞升的口诀呢。”

    不止她想请教,龙门派的至虚道长和逍遥派的木游子长老,都是出神入化的高手,都想听南宫仙指点口诀呢。虽然他们不一定能懂,但是多少也能学点东西呀。

    南宫仙笑着说:“好,那我就宣说几首口诀。”

    众人一听这话,赶紧定坐好,等待南宫仙宣说,只见南宫仙又恢复了那端庄的定坐,缓缓吟诵:“三十化身分形:苦海岸头千叶莲,真空家乡处处产,遍观众生生死面,行在此中都一般。三一五五归一:苦海本是心思洲,无穷无尽任悠游,谢了叶子落了莲,一片茫然无忧愁。三二度厄无生:不生不灭观因缘,无量劫来宿命缠,知此福祸忘此难,度诸险滩以笑颜。三三功满飞升:万般皆空因缘在,喜乐悲愁任往来,一朝德满功行就,金阙宫中登玉台。”

    南宫仙宣说四首口诀,然后微笑而端庄的看着众人,众人有的紧锁眉头,有的若有所思,有的茫然不知所措,南宫仙:“好了,想不明白也不防事,修为到了,自然会想起来的。现在众人若有疑问,可以发问。”

    显然南宫仙已经进入状态,不过他心里可是想着,唉,就剩最后发问了,赶紧问吧,问完大家都可以歇着去了。

    众人神识往来,都在看着大家,这种场合,很不适合一下子站起来一堆,一般都是以神识看看谁先起来,自己先不起来,这样就避免了一下子站起来一堆的现象。

    第一个站起来的是武夷派太上长老李叔一,这位长老躬身问:“前辈,晚辈不太明白阳关三叠是何意义,请前辈明示。”

    南宫仙微微一笑,心中暗道:看了李叔一是到了胎仙化形境界,但是对于阳关三叠这种关卡不能参破,也有他的心境问题,也有他的功夫问题。

    南宫仙:“三花聚顶者,真阴真阳合于真意,是元精之精与元气之精交合于元神中,是为结真种子;然后养炼种子,经历真空炼形,从无有至于妙有,然后生出灵动之性情,功夫满足之后,胎仙化形。此真种子之真阴真阳与胎动之后那真性情交融,化出胎仙身内之身,是为生根发芽,然后养炼功夫满足,在真空枝头开出这三元之花。

    这三元之花,是身内身到身外的机关,所以木游子真人才会说‘元精元气合元皇,真阴真阳满十方。当初荒芜种子田,而今红莲处处长’。所谓真阴真阳满十方,即是真空无边玄妙窍,这也是因为木游子真人已经破入化身境界,所以才如此说。

    当初荒芜种子田,即是真种退藏,真空炼形妙有境界,而后种子萌动,破土胎动,而后发芽生枝叶,而后开花,最后才能花落果熟。所以千草仙子才说‘达摩传法果自然,真空处处结红莲。身内之身身外身,此刻才知不需岸’。

    花落之时,即是果熟之时,一切是功夫自然达成,身内之身身外身,此刻才知不需岸,这就是果子结出花自落之理。所谓此刻才知不需岸,即是不需造作,不需多做,不需去思索彼岸何在,身内身到达身外时,一切机关自然明了,汝当善加思维。”

    李叔一冲南宫仙和木游子、千草仙子,各一躬身,然后坐下,木游子和千草仙子都是颔首示意。

    此时只听众人身后有一声清脆的叫喊:“前辈前辈,我有问题,我有问题!”坐在前边的人,有的人苦笑,有的人皱眉,有的人郁闷,最初已经讲授了金丹大道的大成境界,如果有晚辈不懂,也都是宗门弟子,师长自然会私下教授。这种场合一般都是大成真人才会发问的。可是现在怎么就蹦跶出一个小丫头呢?这丫头是何来历?居然敢在这种场合大呼小叫?

章节目录

紫府仙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开开心心小神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2章:修行禁忌最为先,大道法诀为人宣-仙武帝尊,紫府仙录,一本书并收藏紫府仙录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