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再次出发,经韩庄停留一晚,于第三日黄昏抵达台庄。



    梁家俊站在码头上,看着抬着箱子离开的刀疤男三人,对一旁的顾正臣低声说:“他们走了,一路上并无盗抢之事发生,想来是我们多虑了。若你还不放心,我们可以在此处换船。只是,若当真被响马贼盯上了,换船也无济于事。”



    顾正臣凝眸,看着离去的三人,目光中透着疑惑:狼出动一次,没捕到食就撤了?



    “就这样吧,兴许我们看错了。”



    顾正臣轻声回了句。



    “走,我们上岸走走,这几日坐船,着实疲惫。”



    梁家俊伸手请道。



    顾正臣回头看了一眼孙十八,使了个眼色,便跟着梁家俊上了岸。



    台庄虽谈不上繁华,却颇为热闹,南来北往的商户在这里停留歇脚,不少商人于此处囤积货物,利南北走货。



    细看买卖,又以药材、丝绸、粮食为主。这些东西,顾正臣、梁家俊都不需要买,倒是有一家古玩商铺,让顾正臣停留许久。



    这玩意,管他是不是赝品,带到后世都是真品……



    可惜,回不去了。



    回到船上,梁家俊回舱室休息,孙十八找到顾正臣:“那三人带着箱子住入了一家客栈。”



    “客栈?”



    顾正臣有些意外:“只有三人?”



    孙十八轻松地点了点头:“只有三人,其中一人抱着箱子。兴许这些人之前是响马贼,如今转作顺民。”



    顾正臣微微皱眉,轻声道:“你也是如此想么?”



    就在此时,船只猛地一晃。



    随后就听到一声大喝:“巡检司盘查,不得妄动。”



    顾正臣侧头看去,只见一容貌凶戾的军士走了进来,身披盔甲,手按腰刀,身后还跟着两个手持长枪,背背弓箭的军士。



    王船家见状,连忙上前迎道:“凌巡检老爷,今儿怎么亲自来了。”



    巡检凌言靠近王船家的手掂量了下,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晃了晃手,严肃地说:“王船家,稽查往来行人,缉捕盗贼,乃是巡检司职责。不是刁难你,而是一个月前,盐徒扰了扬州附近安宁,府县下了严令,务必严查,避免贼入船只害民。”



    “这……”



    王船家有些为难。



    凌言低声说:“你带多少私货我们不管,可这行商的行李还是需要盘查的。万一因我盘查不力出了问题,我可担待不起。”



    “好,既是职责在身,那就搜吧。”



    王船家笑呵呵地答应。



    凌言微微点头,走向一家三口:“你们的行李呢?”



    男人不安地将肩上的包裹拿出来,军士打开看了看,只有一些衣物与窝头,二十几枚铜钱,随手拿走一半铜钱,起身道:“没问题。”



    “军爷,这可是我们家的救命钱……”



    男人哀求。



    军士冷厉地低下头:“再多说一句话,一个子都不给你留。”



    男人颓然坐下。



    “和尚,你的行李呢?”



    僧人抬头看了看军士,继续盘动念珠:“万民予我衣食,出门何须行李?只这一念珠,一钵,一杖,可走南北,过东西。”



    军士被藐视,愤怒:“你这秃驴……”



    “够了,不得对僧人无礼!”



    凌言阻止。



    顾正臣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微微眯起双眼。



    老朱曾经在皇觉寺出家为僧,具体剃没剃光头且不说,皇觉寺给过他饭吃是不争的事实。



    洪武元年,老朱创设善世院,让僧人慧昙管理佛教事务。



    开国至今六年来,老朱基本上沿袭了元朝对佛教的政策,不仅建立大法会,诏谕佛教高僧说法,还广修寺庙,招用僧人。



    重佛,是开国这些年来的一项基本政策。而这一政策的改变,要等到洪武十四年。



    现在,僧人地位高,连这些底下上下其手的巡检司也不敢轻易得罪。



    在顾正臣看来,老朱对佛教的态度,就是典型的过河拆桥型。



    现在重佛,是利用佛来安稳民心,都去信仰这辈子该苦,死了该极乐去了,谁还会反对朝廷统治?等朝廷稳定好局势,老朱就不需要释迦摩尼来渡大明的百姓了。



    老朱佛说了:我的子民,我来渡。



    凌言看向顾正臣,走了过去:“你的行李在何处?”



    顾正臣抬手拦下要说话的顾诚,指了指舱室:“里面。”



    “搜!”



    凌言一声令下,门开了。



    梁家俊皱眉看着来人,顾正臣抬头看顶棚。



    “巡检,有发现!”



    军士找出一把菜刀。



    凌言接过菜刀看向顾正臣、梁家俊:“这是?”



    顾正臣平静地说:“切菜用的。”



    “还,还有一把。”



    军士又有了发现。



    凌言脸都黑了:“这又作如何解释?”



    顾正臣看向梁家俊,梁家俊摇头不说,顾正臣只好解释:“拍蒜用的。你们应该知道,有些菜刀可以切菜,不能拍蒜……”



    “你!”



    凌言有些愤气。



    “巡检,这里还有两把!”



    凌言看着眼前的四把菜刀,恶狠狠地看着顾正臣:“我看你们是手持凶器,意欲行凶抢劫!来啊,把他们给我抓——”



    顾正臣拿出了吏部公文:“巡检是吧,我们出门在外,买几把菜刀当特产,没违背大明律令吧?”



    “官,官员?”



    凌言脸色微变,连忙说:“没违背。”



    不管对方是什么官,用得上吏部公文的,肯定比从九品的巡检高。这些人很可能是入京办事的,这要是写个回忆录送到吏部,那自己的前途算是完了,不仅如此,还可能会连累自己的堂哥凌说。



    凌说几次来信交代,千万不要让自己惹出祸端,朝廷里面现在气氛很不对劲……



    “官老爷,我们也只是例行公事,呵呵,既然没事,那我们就不叨扰了。”



    凌言抱拳就走。



    顾正臣跟上前:“凌巡检,我送送你。”



    凌言差点想跳河,自己该不会是被人盯住了吧,这该如何是好。



    “还请巡检借一步说话。”



    顾正臣笑了笑。



    凌言暗暗咬牙,这是准备要好处啊,可恶的贪官!



    顾正臣与凌言走至一处僻静河边,顾正臣看着船上的灯火,开口道:“凌巡检想不想立功,让朝廷刮目相看?”

章节目录

大明:寒门辅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寒梅惊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十二章 凌说的巡检堂弟,大明:寒门辅臣,一本书并收藏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