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魏王便该顺应天意,效仿尧舜,继承大典!”



    “故此请征南大将军前来,拿个主意。”



    司马懿笑眯眯地道。



    杨凌不由得撇了撇嘴。



    你这不就是又想当表子又想立贞节牌坊嘛。



    “不知姐夫如何看待此事?”



    曹丕颇有些期待地望着杨凌。



    虽说他也不怎么喜欢杨凌,但杨凌的身份跟地位摆在那里。



    要是能获得杨凌的支持,他登基为帝一事,无疑能稳妥许多。



    你问我怎么看?我他喵地躺着看。



    杨凌心底暗暗腹诽,表面却是正色道,



    “回禀魏王,臣下觉得此事不妥。”



    “为何不妥?”



    曹丕皱了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



    “冀、幽、徐、荆等州初定,人心尚且不稳,朝堂内外亦有不少忠于汉室之人。”



    “而在南方,刘备、孙权等逆贼,仍在窥视朝廷。”



    “这个节骨眼上,若是魏王代汉自立,只怕会有平添不少麻烦。”



    杨凌语重心长地道。



    他这倒不是吓唬曹丕,历史上曹丕篡汉后,大大小小的叛乱就发生了几十次。



    眼下形势一片大好,只要再过上两三年,就能彻底平定孙权、刘备。



    到了那时候,曹丕再想称帝也不迟。



    “那些人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不足为虑!”



    曹丕不以为然地道。



    “既然魏王这么说,那臣下也没有什么其他意见了。”



    杨凌心下不以为然。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你他喵地都打定主意,还问我作甚?



    见杨凌闭口不言,曹丕也是岔开话题,闲聊几句,便让杨凌告退。



    待到他走后,曹丕冷声道,



    “看来这个杨凌,倒是不怎么支持孤称帝!”



    “杨凌此人虽然可恶,但他说的话,却是有些道理的。”



    司马懿缓缓道,



    “属下也是建议,魏王能够再缓几年……”



    “若是刘备、孙权一日不定,那孤一日就不能称帝了吗?”



    “先王这么多年,投入这么多精力,等候这么多时日,不就是为了今天吗?”



    曹丕不耐烦地道。



    皇帝乃是万人之上的九五至尊,有着无穷的魔力,让无数人为之着迷。



    如今机会摆在面前,曹丕自然抵挡不了诱惑,想早日荣登大典!



    “魏王所言极是,仲达就勿要再劝了。”



    “是啊,天时地利人和都在魏王这边,魏王登基实乃天意也!”



    吴质、朱铄、陈群等人倒是颇为赞同。



    毕竟曹丕只要登基为帝,他们这些人也可以鸡犬升天!



    眼看着曹丕已有些不耐烦,司马懿也是改口道,



    “属下谨遵魏王吩咐便是!”



    “那就好,明日咱们就开始行动!”



    曹丕满意地点了点头。



    ……



    次日一早,已经停留许久的朝会,再度于宫中召开。



    天子刘协,皇后伏寿,魏王曹丕,征南大将军杨凌等人皆是在场。



    眼看着阵势如此之大,嗅出有大事发生的朝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在处理完几件无关痛痒的政事后,刘协面色不渝地道,



    “时辰不早了,若无他事,诸位爱卿可退朝。”



    “启禀陛下与魏王,臣有事要奏!”



    说话的人乃是朝廷左中郎将李伏。



    演义里面,也是他第一个跳出来,直言劝进的。



    刘协皱了皱眉,



    “左中郎将请讲!”



    “启禀陛下,早些年间,黄巾猖獗,时局动荡,天下昏暗,百姓水深火热……”



    李伏开启一番洋洋洒洒的演讲,大意便是,先前汉朝动荡不安,是先王曹操力挽狂澜,拯救社稷。



    如今魏王曹丕英明神武,乃是人中龙凤,各地又有祥瑞。



    吾等臣子都认为,魏王才是皇帝的不二人选。



    天子刘协应效仿尧舜,行禅让之举,将皇位让给曹丕。



    李伏话音落地,大殿中鸦雀无声,人人都紧盯着曹丕,看他如何反应。



    却见曹丕越众而出,故作不悦地道,



    “左中郎将此言差矣,孤德行浅陋,怎配继承皇位?”



    “魏王客气了,天子之位非您莫属啊!”



    李伏好意劝道。



    见他二人这般姿态,原本还在观望的朝臣们,也是瞬间反应过来。



    “左中郎将所言极是!”



    “魏王理当顺应天意,莫要再谦让了!”



    一众群臣纷纷劝道。



    眼看着火候差不多,像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郭嘉等重臣,也是出言附和。



    为了面子过得去,杨凌也是附和着敷衍了几句。



    面对百官的劝进,曹丕只是瞥了一眼天子刘协,淡淡地道,



    “孤德浅才薄,陛下是最清楚的。诸位莫要再为难孤了……”



    此话一出,刘协吓出了一背冷汗。



    他当然能听出来,曹丕的话外之音!



    大汉四百年的基业,难道今日要葬送在朕的手中吗?



    刘协举目望去,朝堂之上竟无一人愿为他说话。



    忠于汉朝的臣子,早已被曹操、曹丕父子清理得干干净净。



    唯一还能算得上汉臣的荀彧,由于身体不太好,已经不怎么过问政事,今日连朝会都没参加!



    将皇位拱手让给曹丕,刘协自然是不甘心。



    但他也知道,如果他今日不表态,只怕要不了几日,他就会步兄长刘辩的后尘!



    “诸位朝臣说的极是,朕才是德浅才薄之人,皇帝之位理应由魏王继承。”



    刘协颤抖着手,将传国玉玺举了起来。



    “陛下此举,可是害了臣,天下人知道后,只怕会骂臣是逆贼啊!”



    曹丕的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态度极为坚决。



    “魏王此言差矣。”



    刘协勉强挤出一团笑容,



    “魏王继承大典,才是顺应天意人心!”



    但无论刘协怎么说,曹丕都是坚持不肯!



    到了最后,他甚至朝刘协行了一礼,提前告退。



    但他虽然离开,这场劝进可没结束。



    其余没资格参加朝会的官员,在收到消息后,纷纷来到魏王府,想要劝进。



    曹丕只是躲在府内,一个都不见。



    但这些官员并不死心,皆是高呼口号,表示曹丕若不继位,他们就长跪不起。



    不仅如此,他们更是不住磕头,硬是磕得头破血流!



    杨凌坐着马车,透过车窗,遥遥看着魏王府前的闹剧。

章节目录

三国:开局献计曹操,成立摸金校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闪闪繁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485章 百官劝进,三国:开局献计曹操,成立摸金校尉,一本书并收藏三国:开局献计曹操,成立摸金校尉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