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方才所言关中、关东不堪重负。”

    “不知可有良策?”

    文臣中突然站出来一人向赢斐微微躬身,行礼问候道。

    赢斐看了一眼,面前这个中年男子正是大秦三公九卿之一的内史腾,掌管国家财政。

    恐怕也只有这一位会去关心如何缓解人口压力和耕地压力了。

    “治粟内史所问,斐确有对策。”

    赢斐点了点头,淡淡道:“迁关中之民于河套,迁关东之民于大河以南,此问自解。”

    “嗯?”

    听到这话,内史腾脸上疑惑之色更浓,迫不及待地再次提问:

    “公子,河套地新纳,毗邻草原,匈奴时常侵袭。”

    “大河之南异常湿热,且瘴气肆虐。”

    “关中、关东之民如何能甘愿迁徙?”

    不只是内史腾,殿内的所有文臣武将全都是这么认为的。

    河套地虽然富饶,但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囊中之物,哪怕蒙恬驱走匈奴,也没有人想过移民过去。

    至于大河之南,从周王朝以来,中原各国无不视作毒虫蛇蚁出没之地。

    正因如此,多年来,中原六国对楚国的接纳度甚至还要比秦国更低。

    若非楚国兼并汉水诸姬,鲸吞吴越,据有大河与大江之间的广袤平原,恐怕楚国根本没机会登上历史舞台。

    “呵呵。”

    环视众人,赢斐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眼神里的鄙视之情丝毫未曾遮掩。

    拥有几千年超前眼光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河套地、南方的潜力。

    目前主要流行的粮食作物是黍、稷(粟)、麦、菽,尤其是黍、稷,产量大,适合在北方地区广泛生长。

    同为五谷之一的水稻只在大河周边种植,耐寒,产量少,不为主流。

    事实上,产量最高的北方作物应该是小麦,但是小麦没有去壳之前,口感粗糙,难以下咽。

    “匈奴侵袭,筑城即可,三十万大军还制不了小小一胡虏?”

    “瘴气者,树木、花草、鸟兽尸体腐烂而生,伐木除林,辟为农田,此忧顿解。”

    “治粟内史可知稻、麦?”

    “腾知。”

    内史腾听后,立马出身应道:“稻为五谷之一,芒短,果细长,喜湿。”

    “麦者,象芒刺之形,秋种冬长,春秀夏实。”

    “???”

    闻言。

    满殿群臣额头上彷佛都悬挂着大大的问号。

    刚才的话题还是开拓帝国疆域,现在怎么突然变成了农作物。

    “公子可是想说稻种于南方,麦种于河套地?”

    内史腾似有所悟,开口问道。

    “是极。”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只要找对了地方,小麦和水稻的产量远远超过粟米。”

    “河套地一年可种两季小麦,春种夏收、秋种冬收。”

    “大河以南,潮湿之地一年同样能种两季水稻,五岭之南更有甚者,可种三季水稻。”

    “帝国若是以稻、麦为主要粮食作物,仅河套地就可以供给关中、关东。”

    “如此,在列诸公可还有人觉得河套地不重要?”

    什么?

    话音落下。

    满殿一片哗然。

    就连上首的始皇帝嬴政都有些淡定不下来,赶紧问道:“斐,此言当真?”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尤其是在这个农业不发达的年代,一种高产作物对帝国的影响不亚于百万大军。

    更何况,这还是两种高产作物。

    “这个问题还是让治粟内史来解释吧。”

    赢斐耸了耸肩,回到了武将序列。

    他可不是保姆,事事都有义务向这些尸位素餐的秦帝国公卿述说缘由。

    “禀陛下。”

    “公子所言确有其事。”

    “臣调查关东列国农事时发现燕、赵、魏大量种植麦,楚则以稻为主食。”

    “无论麦、稻,产量皆高于粟米三成有余。”

    内史腾恭敬的禀报道。

    “嚯!!!”

    始皇帝嬴政赫然起身,大声质问道:“此事为何不早早呈上来?”

    两种对于大秦来说,崭新的作物,产量超过粟米三成。

    若是大量种植稻、麦,那帝国的粮食储备将增加多少,始皇帝根本无法估计。

    “陛下容禀。”

    “非是治粟内史之过,实乃稻、麦口感粗糙,难以下咽。”

    “别说是臣等,就连寻常黔首都不愿意吃麦饭、稻饭。”

    没等内史腾,左相王绾出言劝说道。

    要是再这么继续说下去,那他这个左相肯定跑不了一个失职。

    所以,王绾才会迫不及待的站出来解释。

    “噗嗤!”

    然而,左相王绾的话刚一出口,殿内就响起了嗤笑声。

    赢斐大声讥讽道:“左相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们家吃的山珍海味,庶民家连土都吃不上,你告诉我口感不好?”

    “我想问问在列诸公,当你们快要被饿死的时候,难道会因为口感不好而不去吃稻、麦吗?”

    “那要是真不吃,本公子敬佩他是条汉子。”

    “哈哈哈!”

    这话直接引起满殿武将大笑不己。

    左相王绾的脸色变得一片铁青,其它官员的脸色同样不是很好。

    这场大朝会从一开始就是文臣的老底都被翻出来了,现在更是反复鞭挞,试问,官员们如何能有好脸色?

    “我且问左相。”

    “你可知楚王最喜玉糕是何物所制?”

    “你可知赵、燕沿边诸军为何体力一直比我秦军更强?”

    赢斐的接连两问让殿内的气氛陷入了低谷。

    不只是左相王绾哑口无言,群臣更是一片死寂。

    “公子。”

    “您的意思是说赵、燕沿边诸军所食皆为麦?”

    久经战阵的通武侯王贲一下子想到了关键点。

    一时间,众多武将齐齐瞩目公子斐。

    “没错。”

    “麦粒大于粟米,更容易饱腹。”

    迎着众多武将的目光,赢斐点了点头说道。

    轰!!!

    这一消息瞬间震动了满殿。

    在过去的战争中,关东六国除楚国之外,徒以赵、燕强横如斯,是故有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秦边军同赵边军、燕边军厮杀历史悠久,但是秦军往往以体力不支退出战斗。

    这一个问题已经困扰了这些秦国将领多年,却没有人想出答案。

    没想到今天在公子斐口中得到了真相,简直不可思议!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父皇,先别寻仙,大秦要亡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陌生人止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八章:智商压制,来自两千年后的鄙视!,父皇,先别寻仙,大秦要亡了!,一本书并收藏父皇,先别寻仙,大秦要亡了!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