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日暮,风动轻响。

    二人在斜阳下牵着马儿,一前一后地往山上走去。

    “江兄方才的话是何意?”明濯眼眸一转,倒是没太明白他的意思。

    江策斜他一眼,“都是男人,松石你这样装可就没意思了。”

    明濯:?

    他反应半天,终于在二人行至半山腰时才想明白他的意思,明濯这下又气又笑。

    那是他亲妹子,这人一天想些什么东西!

    “江兄,话不要乱说。”

    他这样说,江策倒是有些不爽了,这厮莫不是看不上我昭昭妹妹……

    “喂,陆松石,你莫不是看不上我妹子?”江策眼神一冷。

    天地良心,江策这副模样,明濯看了都得反省自己是不是哪里当哥哥还当得不够好。他这副样子分明就是他才是兄长,自己是个辜负他妹妹的负心汉。

    这下,明濯明白了为何一直以来江策对他都不太搭理的原因……

    “江兄,你真误会了!”明濯语气十分无奈,江策和他的目光对上,他又继续道,“昭昭只是我的妹妹,有血亲的那种……”

    江策狐疑地寻他脸上蛛丝马迹,坦荡从容,况且他都说了血亲二字了,定是可信的。

    这茬过了以后,明濯才与江策慢悠悠地回了寺中。

    -

    听雨轩内,明濯刚入院内,丫鬟春雨奉命在门庭处候着明濯入屋用膳。

    “殿下,公主已在厅内等您了。”春雨上前行礼,迎他入内。

    屋内的紫荆檀木桌上一摆好膳食,明昭抬眸朝他弯眼一笑。

    “哥哥。”

    “昭昭今日可有认真练功?”明濯走上前,坐在她侧边,眼眸温柔。

    兄妹二人温情地用完晚膳后,明昭回了屋,按照时辰,又该泡那老神医配的药浴了。

    听雨轩的□□内,鲜有人来,一者听雨轩的仆人为掩人耳目并不太多,二者此处偏静并无风景与玩处。

    两道黑影在庭内相聚,一道黑影单膝跪地揖手行礼。

    “拜见主上!属下无能,那女子竟趁属下不注意时自尽而亡……”

    明濯眼眸一冷,朝他冷声:“自尽?”

    地上那人,背身打了个冷颤,继续道:“那女子背身一道暗纹是月牙状,确认是月将沉的人!京都那边传来消息,云州有异动,属下愿将功补过!”

    “明日启程。”明濯敛眸,侧身抬头,至今夜空中一轮明月挂上,四周漆黑一片。

    月黑风高夜,杀人越货时。

    大明四十年开春,边境传来他师父蒙将军中毒一事,明濯曾派暗探秘查线索,得出国内竟有奸细之事。此番他下江南,本是想直去密探之处亲手处决奸细,未曾想遇上明昭之事,倒是提前引出了月将沉……

    明日他便要即刻启程,算了算时辰,应当是见不了昭昭一面了。

    ………

    翌日,辰时。

    窗棂外,画眉鸟停在枝头叽喳不停,屋内丫鬟正为少女梳着发髻,点着脂粉。

    “绿萝姐姐,今日同师父练完功后,我能下山去集市一趟吗?”

    一旁的绿萝,手微微一滞,温声问她:“殿下为何想去集市?”

    明昭一双鹿眼眨了眨,溢出光彩,“哥哥明日便是生辰,昭昭自离宫后从未和哥哥一同过生辰,想去挑选礼物。”

    是了,太子濯生于四月末,正值春和。但,人已走了,只怕殿下的好心情又要化为一挂清泪…

    “绿萝姐姐?”

    明昭的声音将绿萝唤回思绪,她将发髻梳好后,犹豫着还是先让明昭去后山练功。

    后山处,这两日是圆善亲力亲为,原因也无其他,只是为了躲那姓江的小子。

    风吹树叶响动,黄衣僧服的白胡子老头立定如钟,膝骨微曲,掌风似激流回旋,口中念念有词着《玄真经》第三卷。

    一旁的少女端坐在蒲团上,阖眸鸦睫随风扇动,眉心一枚朱砂痣泛起暗红。瘦弱的身躯跟着白胡子老头重复念着心经,胸腔似有暗暗气流涌现。

    “玄真三卷,为动,心静可控风,风动则入力三分。”

    二人练了一个时辰后,方才歇息。绿萝算着时辰来接明昭,主仆二人朝圆善行礼欲走之际。

    “昭昭。”圆善忽然喊住她,一双圆眼垂了垂,又复声,“你最近做得很好,为师恐要离去一段时日。”

    这番话,不止明昭疑惑,绿萝亦是如此。虽然圆善本就喜欢云游四海,但他向来是留在寺中一年,在云游两年如此来的,从未有过如此短暂的停留……

    “师父?”明昭不解。

    “昭昭,师父不在你可要好好练功,不可偷懒。”圆善的目光认真地看着自己的小徒弟,语气严肃,严师亦如严父一般。

    明昭垂了眼帘,嗯了一声。

    她活了这短暂十五载,最怕的出了针灸与汤药,更多的是离别……

    明昭走后,圆善轻叹一口气,朝着身后的密林冷声道:“出来罢。”

    那头一阵窸窣声音,暗蓝衣袍的少年郎抱剑走来,眉宇轻扬,一如初见时的惊艳。

    圆善与他四目交错,心下一阵翻涌。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来的终究会来。

    “前辈。”江策淡声开口。

    那黄僧老头,目光透过面前的少年郎似回梭时间到了十五年前……

    彼时圆善已三十出头,正是而立之年,却并非是当时的清玄观中的佼佼者。苦于修行不精的圆善被派下山带新入门的弟子,而与他同期的师兄弟却已是长老……

    圆善这人始终是有傲气在身的,自是不甘心只带着一帮初出茅庐的鸡崽子。直到下山后的一场任务,他遇见了一个人。

    可以称之为普天之下只此一人,配得上天纵之才四字,可能都不够形容于他。

    此人自天山而下,百余年间,神秘如天界的仙山只出来这一人。

    白衣冷剑,乌发玉冠,如同谪仙。

    圆善是此人下山以后碰见的第一个武林中人,为何能让圆善称他为天纵之才都不足以形容,只因此人短短几字,便将当时清玄观的绝门内功——《玄真经》改为武林第一强柔并济的内功。

    而圆善,也是因此回到清玄观后,直上青云成了首席长老之身份。

    当年他并非不想告知掌门师兄,此心经并非他而赠字,而是那人。但一者那人直言不必提他,二者内经不应授外,那人也是无意之间提点于他……

    那日之后,短短十日。

    江湖武林流传了一个人名,少年英雄,天人之姿。

    ———江寒川。

    有句话,叫做过刚易折,慧极必伤。

    有了盛名,自然也有了嫉妒。

    江湖或是侠义,却更多刀光剑影、尔虞我诈。

    后来圆善也只是听说,江寒川陨于淮河,生前誉名骂名都有,真相如何,却在几年后无人再提。

    这些年,圆善也有因为愧疚而无法安心居于一处,而今江策的到来,使他更加愧疚与一种莫名情绪反复……

    “故事就到这里,更多的我也并不知晓了。”

    这段故事既然说与他听了,他本就不是和尚的事也不必再装着自称贫僧了。

    江策却沉了神色,十年后的今日,他才知晓原来那人命陨于淮河……

    曾经他也在竹屋的巨石上盼着望着,那人出门前答应他买的竹蜻蜓。

    “江策,老夫明白自己也算是欠了江寒川…”圆善目光悠远,语气叹息着,“但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若是有需要老夫的,便当作还了他这一笔恩情罢。”

    江策没有接话,只抱着剑转身消失在这密林中。

    圆善是在夜里走的,走前他在寒烟小筑留下一封书信,及一方锦盒。

    一夜未归,江策在七星潭看了一夜的星辰,有人曾告诉他人死以后会变成天上的一颗星辰。

    那么江寒川那个笨驴,又是那一颗呢?

    回到寒烟小筑时,他已敛去了心思,本是辞行。却瞥见圆善临走留下的物件,信封上写着龙飞凤舞的几个字。

    ———侄江策亲启。

    拆开信笺。

    见字如面,老夫如今已年过五旬,自觉惭愧,十五载来终无法割舍这副臭皮囊。

    江策儿郎,这锦盒之中应是你所需,关于寒川老弟的残缺线索。

    郸州贺府,寻一青灯,便是揭开谜底之始。

    有愧者云善留。

    云善,是他的真名,一个该于十五年前与清玄观一同消逝的人。

    江策收了信笺,将锦盒收入怀中。

    另一头,明昭病了,今日并未去礼佛及练功。

    秋姑姑对她无可奈何,神医站在帷幔外,牵绳把脉。

    “小姐,这是戏耍老夫吗?”

    她确是装病,还装的很是厉害。

    “神医伯伯,对不起。”

    床榻上的少女倚着垫子半躺,语调里含着浓浓的哭腔。

    神医叹了口气,拂袖而去,只写了几道安神药便离去。

    绿萝快步走进来,面上有些忐忑之色,朝她递了一封信笺,明昭瞧了一眼觉得头痛。

    “师父也走了对吗。”

    果然,绿萝轻轻点头,明昭眼底泛起一片水光。她咬了咬唇,明濯走时也只留给她一封冷冰冰的书信,师父也是这样。

    “我不想看。”她似赌气,将信笺一推。

    门外,一道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是春雨喘着粗气进来。

    “殿…殿下,江少侠来了!”

章节目录

为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一程晚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0章 离别,为昭,一本书并收藏为昭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