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白糖,价格,更是贵的出奇。

    也正因如此,这其中,才有着无尽的例如可以榨取。

    而眼下,又多了一种赚钱的方式。

    糖块,既有奶,又有糖,将奶与糖完美的结合起来,一旦能大规模的生产,那定将是一笔不可想象的财富啊!

    于是乎,西山这边以及霸州的诸多作坊,挑选了也约千余人,奔赴大明关外的自贸区。

    原因,自是很简单。

    那鞑靼部落的牛羊多啦,相当的廉价!

    只要在那白糖之中掺入一定量的奶,用油纸包起来,就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啊!

    时光恍然,几日之后,北直隶已是迎来这一年的秋收。

    这一年的大明,历经了诸多的天灾人祸。

    苦难之后,终是到了丰收季!

    大体而言,整个北直隶的收成,还是不错的。

    南方的蝗灾被遏制,并未蔓延至北直隶,又因朝廷这边减免了部分的赋税,故而,诸多百姓,其乐融融。

    最简单来说,可以活下去了!

    大家伙,也不至于成为流民了!

    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西山,已是人声鼎沸!

    第一次相对而言的大规模土豆的种植,迎来了收获时刻!

    弘治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又叫上了小王子,亲自开垦收获。

    “三石!”

    “五石。”

    “十一石!”

    “亩产,十一石!”

    文武百官,俱是悚然不已!

    尤其是看着自那一亩地之中采摘的土豆果实,瞠目结舌。

    这产太高了。

    而且,真真切切的发生在眼前!

    十一石的土豆,就摆在眼前啊!

    可想而知,一旦这土豆推广开来,这大明天下,怕是将再无受饿之人!弘治皇帝也是激动不已。

    先前收获土豆之时,他虽也见证了其盛况,可眼下,实打实的十多石的土豆,仍旧给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感!

    一亩地,产量,十石!

    这将可以养活多少人啊?唰唰唰!

    同一时间,许多人皆是望向宋青山,其中,便包括小王子巴图蒙克。

    小王子是激动的,同时,也相当的感慨。

    大明,当真不一样了!

    有了这等亩产十石的土豆,不出意外,日后的人口数量,定将翻倍,乃至于更多。

    大明,将迎来一个盛世!

    与此同时,他也是相当的唏噓。

    什么时候鞑靼部落,也能有如此盛况呢?

    暗暗叹了口气,他试探一般道:“青山兄弟弟,这土豆可否在漠北种植?”宋青山眼睛一亮!

    好家又来送银子了啊!

    于是他缓缓点头道:“自是可以的,只不……”

    话说一半。

    小王子想了想,忙道:“既如此,何不在那自贸区种植?青山兄弟放心,只要种出来,我等五五分账!”

    还不等宋青山开口,弘治皇帝豁然皱眉:“土豆,乃是大明神器也,岂可外传?”小王子面色变了变:“大明六,鞑靼四!”

    弘治皇帝这才点头:“天下一家,鞑靼自也有百姓,而百姓,是无辜的,大明崇尚儒学,自是不能视生命为草芥,便将此土豆,移种大漠吧!”

    小王子感慨啊!

    先前,他觉得这大明朝廷腐朽而落败。

    可眼下,感触,唯有一种。

    一当真是一个比一个精明啊!

    莫管这士豆是否重要,先提利益!

    他不由得苦笑。

    这天下,怕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秋收之后,似乎,整个大明都顺风顺水。

    南赣汀潭那边,王守仁已是储备力量,准备彻底平定匪患。

    而四方沿海的诸多商船,在无数随行人员经过培训之后,开始了浩荡的航海贸易。

    与此同时,在其中,大明通商银行,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某一日。

    宋青山正在银行查账却见两个人持着锦旗而来。

    其中一人,他自是认识,正是自家老丈人,也就是王满堂的老爹。

    至于另外一人,他也有印象,贷款者。

    噗通!

    汤大直接跪在了地上,双手奉上锦旗:“草民汤大,见过宋大人!”

    宋青山这才记起来。

    这人,果真是先前的贷款者,而且还是老丈人王树亲自举荐的!

    他忙是上前扶起汤大,笑道:“老哥无需多礼!”

    汤大却执意不肯起来:“烦请宋大人,受咱三拜!”

    说着,咣咣咣扣下三个响头。

    接着又道:“若非宋大人,咱那作坊,早就是别人的了!可因为有了宋大人的贷款,咱偿还了债务,且将作坊做大做强,而今,已是将祖宅田地赎了回来!”“别的咱不敢说,咱只祝愿宋大人,公侯万代,寿与天齐!”

    说着,又是咣咣咣的扣头!宋青山又忙扶起那汤大,笑意淡然。

    心底,却又是另外一种处境。

    很轻松,同时,也很开心。

    这大明似乎,与先前,不大一样了

    他之所以如此努力奋斗的目的是什么呢?还不是让这大明的天,更蓝?

    还是不是让这大明的天下,风调雨顺?

    嗯,很开心啊!

    似乎,一切向好,未来可期!

    然而,当新的一天开始,一切都变了!

    “戒严戒严,整个京城戒严!”

    “快,各大城门,务必严行防御,不得另任何可疑人等进入?!”

    偌大的京城,偌大的紫禁城,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因为,经过锦衣卫这边的调查,无意间得到一个消息。

    有人,要刺杀皇帝陛下!

    唰的一下,宋青山额头泛起冷汗。

    这消息既然能传出,就说明,在暗中,定有不法之人,已然将一切掌控完全。刺杀君王,这是何等的大事?

    先前没有半点声响,此刻却突然传出,问题,很大啊!

    二十六卫彻底行动起来,包括金吾卫,也都全员戒备,紧张非常。

    弘治皇帝这边,更是深居简出,在也不出宫。

    偌大京城,已是陷入一片恐慌。

    这一日,东宫之中。

    太子朱厚照叫来了宋青山,一脸的深沉:“老宋可否找到暗中的贼首?”宋青山陷入一阵沉思。

    变故,突如其来,连宋青山都始料未及。

    原本,秋收之中,整个大明天下大有昌盛的态势可随着刺杀君王消息传出,偌大的朝野,已是陷入到一片恐慌之中。

    一国之君啊,说刺杀就刺杀?

    “贼人,太过猖狂!”

    朱厚照面色相当的阴沉,咬牙切齿道:“胆大包天,肆无忌惮,连皇帝都敢杀,还有什么事是他们做不出来的吗?”

    “锦衣卫这边已经尽力的调查了,可这两三日过去了,仍旧没有半点音讯。”

    “老宋,你来说说吧,到底有没有办法抓住这伙贼人!”

    宋青山一阵沉思。

    在他看来,这似乎并非是表面上这般简单。

    无论此时的背后头脑是谁,既然要刺杀君王,必定会将整个计划保密的严严实实。

    在行动之前,理应不会流传出去。

    消息流传出去了,朝廷的禁军也就会严格管控起来,无疑会大大增加刺杀的难度。

    从这一点来看,这所谓的刺分的荒谬。

    整个京城严格管制,根本没办法刺杀成功,换做任何一个贼人,大抵会放弃此番的刺杀。

    总的来似乎,没什么好怕的!

    可透过表面看本质,问题,又好像出在了此处。

    只是简单的一则消息,便令得朝野骇然,这是何等精明恐怖的手段啊?

    在这背后,贼人,又有什么目的呢?

    “殿下,不必着急!”

    沉思之后,宋青山严肃道:“且不管此番刺杀如何,我等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顺藤摸瓜。”

    “自一些个蛛丝马迹之中,寻找贼人的破绽,继而进行追踪,清剿!”

    “所以,在此之前,我等断不能自乱阵脚啊!”

    闻言,朱厚照点了点头。

    方才他确实太生气了,有些冲击了理智。

    此刻平静下来,他轻轻皱眉道:老宋,你可有具体的思路办法?”宋青山想了想道:“先前的消息,是如何发现的?”

    朱厚照道:“在一间酒楼,几名锦衣卫得到了一锭碎银,那银子中间,有一个小凹槽,凹槽中放着一个纸球,纸球上便写着具体的刺杀皇帝的信息。”

    说着,将纸条递给了过去。宋青山定睛一看,眉目骤然一凛。

    那纸条上面字数虽是不多,可字字珠心。

    尤其是开头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翻译过来便是,王侯将相,他们,天生就高贵吗?

    简直无异于率领诸多农民起义搞事情了。

    跟着,又提及:皇帝无种,祸乱天下,吾当诛之,凡有志之士,与八月二十,同刺杀皇帝。

    简而言之便是这幕后主使之人,愿意当表率,先将皇帝给杀了然后大家伙再共同起事,改朝换代。

    相当的猖狂!

    非但要杀皇帝,还要拉拢共同搞事情的“有志之士”!

    “老宋,你有什么感受?”朱厚照问。

    “感受吗?”

    宋青山略微眯着眼,淡淡一笑:“一言以蔽之,荒谬!”

    朱厚照诧异:“荒谬?难道,你便不生气吗?要知道,这贼人,简直就是目中无人,肆无忌惮啊,本宫恨不得亲手宰了他们!”

    宋青山没有作声。

    事实上,他是心惊的!

    倒不是害怕有人暗中起事搞事情,而是担心因此引出更大的问题。

    尤其是那句皇帝祸乱天下,这几个字,简直如一柄刀子,插在他的心口。什么叫祸乱天下?

    到底,又是谁在祸乱天下?

    此事一旦再向下进行推演,矛盾便会遍布整个朝堂,到后面,更会影响眼下的大局,影响他宋青山这两年来所做的所有努力!

    “殿下莫急!”

    宋青山目光深沉,缓缓道:“臣定会将此事差个水落石出!”

    他言简意赅。

    有贼人要刺杀皇帝,可以理解,宫廷之中增加防御力量小心一些便是。可有人要用诛心的手法对他宋青山开刀,结果只有一个。

    不多时,二人来到养心殿。

    殿外,已是有金吾卫锦衣卫近百人同时把手。

    这也是为了防患在金吾卫锦衣卫之中有贼人的可能。

    进入殿中,弘治皇帝正眯着眼,脸色,也是有些暗黑。

    “你们两个来了。”

    弘治皇帝平静开口,而后,随手丢下一锭银子。

    宋青山捡起银子,稍微观察便发现其中的异样。

    在银子的中间处,似是有着一层薄膜一般,仔细观看便可发现其中的藏着一个小纸球。

    他用力将薄膜扣开,取出纸球一看,上面的字迹,与先前的纸球,一模样。“这是锦衣卫在宫里面发现的!”弘治皇帝开口。

    宋青山暗暗皱眉。

    银子,是在宫里发现的,这就说明,那贼人的势力,已然扩充至宫里。这是及其危险的信号。

    那诸多禁军太监宫女,都有可能是刺杀皇帝陛下贼人中的一员!就如此刻,可能在外面的守卫之中,便有贼人的存在。

    稍微一个不小心,皇帝陛下便会被刺杀。

    “朕,倒是不怕死!”

    弘治皇帝缓缓道:“而今江山稳固,一切向好,未来可期,朕在位这十余年,能把祖宗传下来的江山治理到如此程度,朕,死也瞑目了!”

    “只是,朕担心的是,此一番的贼人,难破啊!”

    “尤其是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教朕想到了那陈胜吴广,一旦此事在民间扩散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古有陈胜王鱼肚藏书,今有贼人银中藏剑啊!”

    大殿之中,一阵寂静。

    宋青山也是一阵默然。

章节目录

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竹杖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65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齐之世家也翻译,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一本书并收藏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