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区区几厘、一分的利,将钱财拿出来存入银行,岂不就暴露家产的数量了?

    而这些富商不拿银子出来,单纯靠朝廷百官的救济,怎会有效果呢?谢迁顿了顿,眯着眼道“宋青山,难道你不知道民间的借贷情况吗?”宋青山没有作声。

    关于民间借贷的情况,他当然清楚。

    大明律有规定,凡民间典当、拆借月息不得超过三分。

    无论借多久,到最后,利息不得超过本金!

    月息三分,这已经是极为恐怖的利息了,相当于个月的利息便占了本金的百分之三十。

    拆借三个月下来,利息便快赶上本金了。

    而这,还只是朝廷的规定,在民间,有着无数不法之人,一度偷愉将利息增加至五分,大肆敛财,极为恐怖。

    在这种情况下,于工商业的发展,相当的不利。

    所以,考虑诸多原因,他才会开设这银行。

    然后便出现了吸收的难题!

    有问题,自当克服!

    宋青山一本认真道:“三位师傅、陛下尽管号召百官存储银两,臣,自有办法解决此难题!”

    弘治皇帝额首:“既如此朕便存一年十万两!”#@$a

    年利是一分,一年之后,十万两便可得到十一万两。

    说来,这利息虽是不如民间的利率高,却也几位可观了。

    因为银子放在内帑之中,便等若是死在哪里,又怎会多出一万两的利息呢?随即,三位阁老纷纷表态,愿意将各家的余钱存入通商银行之中。

    “驸马!”

    弘治皇帝再度开口道:“那王守仁去南赣汀漳一带剿匪,已是许久了,可有成果啊?”%a(a

    言语之间,竟是有些揶揄。

    要知道,先前可是宋青山力荐王守仁去平匪患的。

    而那匪患,总数,足有几十万。

    仅仅靠数万大军或者是自各地调遣的兵马,或有不足。

    所以弘治皇帝才有些担忧:“不弱朝廷这边派出五万兵马吧!”通货膨胀的问题严重,可剿匪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啊。

    过去这么久,仍旧没有动静,足以说明王守仁在南赣汀漳一带吃瘪了。故,朝廷这边,理当派出大军剿匪。

    宋青山闻言,却是笑了笑道:“陛下,臣以为王守仁能力出众,或可剿匪!”嗯?

    弘治皇帝便有些不悦。

    先前,他也是与宋青山稚气。

    南赣汀张一带,匪患相当的严重,剿而不绝,而今声势壮大,已成为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无论如何,都应严行处之!

    于是他大手一挥道:“驸马,你不用多说了,朕,自有处置!”

    然而,这边话音刚刚落下,便有奏报传来。

    刘健展开一看,当即愣住了。

    弘治皇帝也有些意外:“怎么了,刘师傅,可是出事了?”刘健没有作声,却是将奏疏递给弘治皇帝。

    “这!”

    弘治皇帝看了之后,也是双眼睁大,震撼不已。

    南赣汀漳的四大匪徒,竟是平定了!

    这动作,未免太快了吧!

    按照先前的预判,王守仁抵达南赣之后,本应立即着手调查,随后与匪徒交战,获得一场大胜,奏报朝廷。

    事实上,先前历来的剿匪也都如此。

    打一仗,打赢了,向朝廷表功,跟着再提及剿匪之困难,进入丛林,无法追捕。最后,剿匪之事,大抵只能不了了之。

    这是惯例。

    因为朝廷这边对于善于丛林作战是匪徒,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

    而眼下呢?

    王守仁只一出兵,竟是将四大匪患之一的詹师富,直接给平叛了!

    赶尽杀绝啊!

    好小子!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如此狠厉,锋芒毕露啊!

    “不错,不错啊!”

    弘治皇帝感慨着。

    那王守仁固然善战,可他没指望王守仁不费朝廷之变的一兵一卒,便匪患平定。

    可此一刻,这明晃晃的战绩与功劳,却是触动了他!

    南赣汀漳一带的匪患,或可因那王守仁,彻底平叛啊!

    “命那王守仁,继续剿匪!”

    弘治皇帝直接道:“至于奏疏上面提及的设立新县,一切以由王爱团一人处之,便宜行事,无需禀报朝廷!”

    这也是赋予了相当大的权利!

    设立新县,可是关乎朝政的大事,岂又是你想设立及设立的?但弘治皇帝还是赋予了王守仁这个特权!

    因为相比于设立新县,评定南赣汀漳带的匪患更为重要。

    匪患平定,一些个黑户的百姓又需要安置,设立新县那也是理所当然啊!总不能什么事情都禀报朝廷,待朝廷定夺之后再施行吧?

    这一来一回,黄花菜都凉了!

    同时,弘治皇帝也产肃开口:“驸马,通货膨胀之难,甚于匪患也,你务必也要尽快遏制此事啊!”

    “臣,遵旨!”

    宋青山果决应下。

    接下来,通商银行这边开始大力的宣扬示意。

    只是,大部分人听闻,都抱着看戏的态度,似乎,对此事有些动心,本能的又抗拒!宋青山也未在意。

    这通商银行的好处,不日便会显现出来。

    又过了两日,原本平静的通商银行的店铺跟前,渐渐多了一些人。

    这些人,大多是平民百姓,而看其衣着,很像西山那边的工人!

    “掌柜的,咱存八两银子,存一年的!”

    “俺这里只有五两银子,可以存吗?”

    “小的倒是多一些,有十五两银子,存两年的!”

    诸多西山的百姓,秩序争气,纷纷将银子存入通商银行。

    有好事者忍不住道:“银子可是大家的性命,你们,就不担心被坑?”

    有西山百姓笑着摇头:“大恩人若想要坑害大家伙,根本无需如此,直接不给大家伙发银子就是!”

    “又如眼下,道理亦然!大家伙,愿意相信大恩人!”

    “反正银子放在手里也是放着,不如放在这银行,一年到头,还能生个崽不是?”

    此番言语,引起了许多西山百姓的共鸣。

    跟着,除了西山百姓之外,又有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参与进来。

    而也是这一日,朝廷这边,诸多大员在弘治皇帝的建议下,也是将一些余钱拿出来,存入通商银行。

    一日之间,总吸收数额,竟是达到了八十余万两!

    京城,又是陷入一片轰动之中。

    没人能想到通商银行一个看似幌子一般的吸收,竟有如此之多的人认同且上当。

    那些人,脑子都有问题吗?

    且不说天底下是否有此等好事,那些人存入的无数银两,你拿出去放贷,他不更香吗?

    要知道,放贷的月息,最少是二分起底!

    这可是比那通商银行的年息,还多一倍多啊!

    无数人不解,同时也有许多富商,盯上了那通商银行。

    因为,这通商银行相比于放贷,利率虽是低了许多,可却更加的稳定!只要把银子存进去,接下来,便只等着收钱了啊!

    这相比于放贷,不知道稳定了多少倍,而且因为这银行的背后,是朝廷,信誉,定会有保证的啊!

    又过了两日。

    吸收的事宜,仍旧继续。

    进过这两日,总吸收的钱数,已是达到了一百五十万两。

    虽是不多,却也等同于展开了局面。

    又过一日,一名落魄的中年男子冲入银行醉意熏熏之间,一只手砰然拍在案上。

    “宋青山呢?我要见宋青山!”中年男子叫嚣。

    恰巧此时宋青山正在银行,笑着走了过去:“老兄,有事?”

    中年男子双眼僵直:“你就是宋青山?”

    宋青山点头。

    中年男子没有半分惧怕:“老子叫王六,问你三个问题,你若答得上来,老子,最少为你拉来三百万银两以上的存储!”

    宋青山略微意动:“好,您说!”

    中年男子直接道:“老子问你,你这银票,可否设置为不记名制?拿出银票便可交易?”

    咦?宋青山诧异!

    竟还有这种要求?

    若如此的可就正中老子下怀了!

    什么叫不记名制?

    言外之意便是,这存储银子的凭票,是不记名的!

    通商银行这边,只认凭票,不认人!

    不管是任何人持有凭票,都可以在通商银行兑换现银。

    说白了,这是什么?

    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钞票啊!

    于是宋青山笑道:“如果你实在有这种需求,我可以满足你们!”

    那王六点头,又问道:“你们这通商银行,日后,可否遍布大明诸多城池,包括山西、陕西、甘肃?”

    宋青山会意:“那是当然,日后,通商银行将会遍布大明的任何一个县城!”

    那王六深深吸了口气:“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我在你们银行存入五万两银子,可否借用更多的银子?”

    说着,饶是醉酒,他也是有些尴尬。

    话这简直无异于屁话。

    本身有银子,还要借银子这不是神经病吗?

    然而,宋青山闻言,却是眼冒亮光。

    好家伙,存款、借款的户,竟是同时到来了,竟是个人!

    他当即明白了这王六的需求。

    需要大量的银子啊!

    对于这种户,理应当成vip大户看待啊!

    于是他笑了笑问道:“老哥哪里人啊?”

    王六也是有些狐疑,酒意,似乎也清醒了几分。

    这什么意思?

    难不成,当真可以如此?

    只要有一定的存款,便可以借到更多的银子?

    “山西人氏!”

    王六随口到,又疑惑一般:“宋大人,这利息,可谈否?”

    宋青山淡然道:“自是可谈!”

    于是,二人来到对面酒楼的一间包厢。

    王六先是对着宋青山深施一礼,而后礼貌道:“宋大人,草民乃是山西一行商,先前,一直经营布匹生意又因近来布匹涨价,所以赚了些银子!”

    “可是,草民万万没想到,那十数万两的现银,竟是被匪徒劫了去!”

    “当时,草民的十多个家丁为了保护那十数万两的现银直接桑丧了命!”“行商,携带现银,太不安全了!”

    “所以草民才会有些鲁莽的质问您,凭票可否不记名、银行可否开设大明诸多城池!”

    开口之间,年仅四十的王六已是潸然泪下。

    太难了!

    作为行商,固然可以赚银子,可是,因为那银子太重,行走之间,并不方便。就比如被匪徒劫持,主人家可以骑马狂飙逃命,可拉着银子的马车,根本快不起来啊!

    噗通一声,王六跪在了地上。

    “大人,求您了!”

    “如果那银票可随意兑换,且不实名,咱愿意存五万两银子在这钱庄!当然假若咱存了银子,您可否将拆借的利息降低些?”

    “三分利,咱最多,愿意出三分利!”

    王六一阵哭诉,祈求!宋青山不动神色,暗地里,已是惊呆了!

    如这王六等人,在诸多行商之中,怕不在少数。

    行商出了问题,又需要大量银两翻本,故而,只得向外借银子。

    而向外借银子的利息又相当的高。

    所以,在无奈之下,只得试一试通商银行这边是否可行。

    于是他随口道:“三分利吗?似乎……”

    话音还未落下,却是被王六抢了先:“宋大人,我等与老乡借银子,利息,不过四分,与外人借银子,也才五分,如若您的利息高过三分的况且,朝廷规定,民间借贷,最高的利,也就是三分。”

    宋青山直接阻止:”王六,本公子的意思是三年有点多啊?”

    多?

    那王六直接傻了!

    这天底下,竟还有人嫌弃借钱利多之人?

    这这做梦呢吧?

章节目录

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竹杖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60章 奇怪的脑回路-齐之国氏大富翻译原文,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一本书并收藏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