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

    火爆炸裂的声音,子弹急速行驶的破空声,彻底炸响了这个宁静的清晨。沉睡中的海盗被惊醒,慌乱的提起家伙,盯着仍旧有些迷蒙的睡眼,寻找敌人。

    这时,诸多将士第二轮子弹已然填充完毕,簌簌急行之后,又有百余名海盗倒了下去。

    “他们,在西南方向,呈半圆的形状!”

    井上一郎立即看出了门道,高举长刀:“兄弟们,随我冲杀,为兄弟们,报仇!”

    “杀!”

    “杀啊!”

    诸多海盗疯狂起来,完全不顾性命一般,向前疾冲。

    也是这时,诸多将士第三轮的子弹已点燃,随着砰砰声响起,越来越多的海盗倒下了。

    只是,其余的海盗浑然没看到一般,仍疯狂的冲杀。

    王守仁见状,忙的下令:“撤!”

    千余将士,当即放弃开火,背着火统,急速向后撤退。

    后面,并上一郎的眼中,锋芒闪动。

    先前,那明军太过狡猾,只在海岸附近,害得他们损失了两百余兄弟。而眼下,既然那明军已然登岸,那么便死吧!

    他回头瞥了一眼,兄弟们,大约还剩下四百余人。

    四百人,对战明军千人!

    井上一郎凛冽一笑:“兄弟们,杀!把这些该死的明军,全部杀掉。”

    撤退的干余明军奔跑速度也是极快的,不多时,便退了近一里路。

    诸多海盗跑的更快,急速追赶之下,最前方的井上一郎距离明军,仅剩下十丈左右的距离。

    在这个距离下,火铳,几乎就是废铁!

    井上一郎眼中燃起一抹疯狂,再也顾不得许多,倾尽全力的向前冲去。

    唰!

    撤退之中的明军忽而有序的四散开来。

    跟着,看着眼前的一幕,井上一郎的眼睛豁然睁大,身躯猛然一颤。其余海盗也是目瞪口呆,头皮发麻!

    前面,忽而多出近千明军!

    明军的数量,并非千而两千人!

    尤其是看着对准了他们的漆黑的火铳,众多海盗的心底,泛起了一股绝望。

    若只有千余明军,他们这四百余人足以对战。

    可这突如其来,忽然多出来千余,他们将全军覆没!

    因为,那火铳,早已准备就绪!

    “砰!”

    早已准备就绪的第二波火铳手,开了火!

    那一颗颗子弹,几乎不用瞄准,只要对着前面开火,便能命中敌人。因为那海盗,太过密集了。

    吭!

    一声声闷响之后,近百人倒在了地上,亦有受伤之人,东倒西歪。

    “撤,跑啊,兄弟们!”已然受伤的井上一郎再也不敢恋战。

    其余海盗自也意识过来,四处躲避,伺机向后退却。

    从勇猛无前,到溃不成军,只在,一瞬之间。

    而面对正在逃亡的海盗,一个个早已准备就绪的火铳手,再度无情的开火,收割着一条条的性命。

    三轮开火之后,诛贼三百余人。

    至于跑掉的几十人,大多也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王守仁见状,平静的下令:“开始清点,注意警戒!”

    山顶,带领五名兄弟逃回来的井上一郎简单收拾了一下物品,直奔东边而去。

    那明军,太猛了。

    他们这边,大势已去,余下的兄弟也被明军冲散了,生死不知。

    摆在他们几人眼前唯一的路,那就是跑。

    “大哥,我们怎么办?”有人问。

    “准备一些木板、藤蔓,必须快速制作小船。”井上一郎很是冷静。旋即,带领五名兄弟准备起来。

    可是,就在此时,一道道冲杀声自四周响起。

    “贼人休跑,纳命来!”

    声音落下,二十余人快速围拢过来!

    井上一郎等人骇然欲裂。

    这明军,除了火铳手之外,竟还有其他将士!

    仓皇之际,他提刀应战,却是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转瞬丧命。

    半个时辰后。

    诸多海盗的躯体,清点完毕。

    前后,共诛杀七百八十三人!

    王守仁看着不远处的一个个小土包,哪里,应该是先前被杀之人,约有两百余。

    核算下来,此番剿贼,共诛贼千余人!

    而己方,只受伤八人,无人亡!

    大胜!

    诸多将士,兴高采烈。

    王守仁倒是古井不波。

    如这等大胜,在此番出海寻找海盗一路,不知胜了多少次。

    稍有不同的是,这次的海盗人数最多,相较于其他数百人的团伙,可以说,这伙海盗,几乎是海盗之中最大的势力。

    “返航,回宁波!”

    王守仁下令,而后,又开始喝起了闷酒,似乎,这场大胜,于他而言,似乎并不值得开心。

    一日之后,宁波。

    戚景通得知王守仁、徐经二人返回,忙去海边迎接。

    一见面他便焦急道:“哎呀,两位兄弟太鲁莽了!”

    “出海寻找海盗,这不是徒劳无功吗?”

    “还有,前些日子,那海盗头子井上一郎,再度袭扰宁波!”

    “兄弟我倒是勉强挡住了,却也吃了挂落!”

    “哎呀,多说无益,两位兄弟,你们快想办法如何才能避免被朝廷责难吧!”戚景通苦口婆心,甚是着急。

    闻言,徐经却是笑了笑:“海盗头子井上一郎?”

    “戚兄应认识此人吧?”

    “戚兄,你来看,这里面,有没有那井上一郎!”

    说着,他引领戚景通的视线,指着一艘刚刚靠岸的战船。戚景通循着望去,本准备开口的他,当即呆住。

    那船上面,是一颗颗头颅!

    戚景通已然看傻了。

    那一颗颗头颅,摆放整齐,足有数千颗。

    这些都是被剿的海盗?

    他骇然欲裂。

    相较于明人,这海盗极其容易辨认,因为常年漂泊在大海之上,风吹雨淋,故而皮肤黝黑,又显得十分的憔悴。

    而这些头颅,尤其是最新一批头颅,显然就是海盗啊!

    再看,一个面孔引起了他的主意。

    粗放的五官,不怒自威,宛如杀神一般,那面孔,正是先前险些将他打败的海贼头子,并上一郎!

    “两位……”

    戚景通惊骇不已,俨然说不出话来。

    太震撼了!

    毋庸置疑,这些,都是海盗。

    在朝廷这边,海盗的总人数,大抵在万人左右。而眼前,这些头颅

    少说也有七八千。

    王守仁、徐经二人一行归来,竟是将那海盗,剿灭的一干二净!

    “戚兄,此番共剿贼八千五百三十余人!”

    徐经也是有些激动,道:“不出意外,自此之后,以后将再无海盗之患!”说着,他的眼中,竟是泛起了雾气。

    此一刻,他是多么的想赶回京城,向着恩师、向着朝廷百官,讲述此番的战绩。

    他想告诉恩师,自己,没有辜负他老人家的期望啊!

    他想告诉诸多朝廷百官、乃至于皇帝陛下,先前,在殿试之中,自己的答卷,是可行的!是没有错的!

    只是,这诸多思绪到头来,终究是化作一滴滴泪水,滚落而下。

    王守仁自也知道徐经的心思,轻轻的拍了拍徐经的后背:“一切,静等回京!”徐经不住点头:“对对对,回京之后,我定要亲自与恩师讲述!”

    王守仁犹豫了一下,淡然一笑:“俺也一样!”

    晚些时候,戚景通做东,邀请王守仁二人。

    酒楼之人,三人畅饮。

    “两位兄弟,不出意外,你们二人接下来应该返回京城了吧?”戚景通问。

    王守仁、徐经点头。

    此番,他们原本的任务是镇守沿海一带,而此一刻,海盗尽诛,再镇守下去,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戚景通见状,声叹息,有些感慨。

    大明再无海盗,是好事。

    可若没了海盗,日后,他的前途,也就缥缈不定了。

    看着王守仁二人,他有些羡慕。

    因为有一个好的师傅,所以王守仁、徐经二人才敢贸然出海剿贼。自然,二人的本事,也是不容小觑的。

    “两位兄弟,此一去,日后再见,,遥遥无期,干一杯!”戚景通举杯。

    干杯之后,他笑了笑道:“两位兄弟,有件好事告知你们,我又娶了个婆娘,而今,已然育有身孕了……”

    “这孩子的名字,我已然想好,若是男孩,便叫继光。”

    “若是女子……”

    说着,他顿住了。

    王守仁笑问道:“女孩叫什么?”

    戚景通干脆一拍桌子:“也叫继光!”

    三人登时大笑,通宵畅饮。

    翌日,王守仁、徐经二人踏上了北归的路。

    同时,一封奏报,也是快马加鞭奔赴京城。

    此一刻,京城。

    等待了数日,也不见王守仁、徐经二人的消息,宋青山便有些着急。

    因为此番出海,拖沓的太久了。

    与先前规划好的时间,完全不符。

    他甚至一度怀疑,王守仁、徐经二人出事了。

    而就在他担忧之时,一名小太监将他召到了内阁。

    “宋爱卿,你来看看吧。”弘治皇帝地上一份奏疏。

    宋青山展开来看,愣了愣。

    这份奏疏,与大明朝堂,干系,并不大。

    乃是自高利递送过来的。

    高利,出了内乱。

    原本,这事看起来跟大明没什么关系,因为高利属于大明的属国,朝堂架构、以及诸多规矩,都与大明看齐。

    包括年号,用的也是大明的年号。

    关系,类似于大哥小兄弟一般。

    小兄弟的家里,起了矛盾,打架了,作为大哥的,可以关怀,但却不好从中插手。毕竟,是人家的家事嘛!

    只是,这份奏疏上面,却提及了另外一件事。

    高利国王李隆,残暴无度,杀二十余名朝廷大员,砸掉了无数孔庙。这便有些过分了。

    高利国,奉行的也是儒家学问,学习的,也都是大明的文字。

    那国王李隆砸了孔庙,大肆诛杀高利的儒家学要做什么?

    要知道,学习大明的文字、文化,乃是归属的象征。

    而今,高利却要废弃儒学!

    反了吗?

    叛出大明,另立山头?

    从此,不再当大明的小兄弟?自己改称大哥了?

    宋青山略微眯着眼。

    对于此事,其实他心知肚明。

    史上,将高利国王李隆的这段残暴行径,称之为甲子士祸。

    诸多文官被残害之后,其余文官联合起来,对抗国王李隆!

    若按照时间来看,此事应在几年之后发生的,此刻,却是提前了!

    “高利大乱,此封奏疏,还是一个月前递送过来的!”

    弘治皇帝缓缓道:“那李隆尤为残暴,诛杀土林学士,离经叛道,有万死之罪!”

章节目录

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竹杖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33章 旗开得胜-宋朝最富吗,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一本书并收藏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