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几十万的数字,差那么几两银子,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只是当真是一个人能核验出来的吗?

    若如此的户部这边的十多个人,又算什么?

    这时,却见宋青山笑呵呵的望向李敏:“李大人,如果你们核验的数字当真是两四十一万三千八百五十两的话,我想,应该有两处计算错误。”

    “其一是有个叫孙三的人,老婆生孩子,借去了二两银子。

    “其二是修建蔚州路段之时,给工人加餐,多用了三两银子。”

    “这两处,是有误的,故而,总耗费银两应该是两四十一万三千八百五十五两。”

    话音落下,整个内阁,寂静无声。

    而那户部尚书李敏听了,双手展开,仰头望天,状若咆哮,却是半点声音发不出来。

    十多个人几乎是倾尽全力,日夜赶工,用了三日多的时间,方才核验出结果。而宋青山这边,只是用了一个时辰,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若果真如此的话他们,这些苦读圣贤书多年的士大夫,还是人吗?

    废物都不如啊!刘健眼见李敏即将崩溃的样子,忙是开口道:“李公你冷静,冷静。”

    “噗!”

    李敏直接吐了一口老血,而后,身躯僵直,栽倒下去。

    弘治皇帝忙命人将人抬下去,送去御医救治了。

    而后,内阁之中,再度安静。

    无论是弘治皇帝还是三位阁老,都仿佛看怪物一般看着宋青山。

    这小神了!

    只用了区区一个人,三日之内,便轻松的核算完十余人的事情,太神了!

    也怪不得那李敏喷血,因为,太打击人了!

    岂止是打击人啊!

    简直比杀人诛心还可怕。

    对比下来,整个户部连废物都不如啊,什么读书人的脸面,全然丢光光了。

    “宋青山!”

    大学士刘健艰难的开口:“你以如此快的速度核验出结果,莫不用了什么特别的方法?”

    宋青山闻言,笑了。

    终于,可以推广科学了啊!

    首先推广的,自然便是这数学。

    此番,乃是无形的竞争。

    是传统算法与科学算法的竞争。

    倒不是他有意羞辱户部而是要证明科学的强大之处。

    数学,很强!

    相较于传统算法,数学的强大就像是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一般人,费时费力,到最后,可能出来的结果还是错的。

    而数学呢?

    便相当于只看眼题目,结果,已然浮现眼前一般。

    这是天堑般的差距。

    “刘公可曾看过刊物风华载的进出水题目?”宋青山问。

    刘健仔细的想了想。

    那个题目的一边进水,一边放水,耗时多久才能将水池放满。

    只是,这题目与此番的核似乎,并没有关系吧?

    就在他疑惑之际,宋青山缓缓开口了。

    “数算,乃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将题目进行运算。”

    “故而,下官愿称数学。”

    “就如此番,下官只是找了一个叫王文素的人,此人利用数学,核算起来,轻而易举,比喝水还要简单。”

    一番话,听的三位阁老有些头晕。

    不过,他们确实明白了,这所谓的数学,厉害啊。

    学了之后,一个人可以顶十多个人啊!

    弘治皇帝忍不住道:“那个叫王文素的,可是文人?”

    宋青山摇头:“这王文素,只是一个商人而已。”

    弘治皇帝默然。

    教人不敢想象。

    区区一个商人,竟可与朝廷的十余名大员相媲美!

    这一度教他怀疑科举的大策!

    三位阁老也是受到的冲击不小。

    因为,此事,涉及到朝廷的根本了。

    科举,意在为朝廷选拔人才。

    可眼下再看,苦读圣贤书十余年几十年,朝廷选拔上来的人才,又是何等模样呢?

    连一个区区商贾都不如?

    这样的人才,如何能帮助君王治理天下啊?

    “好了,宋青山,你,退下吧,通商司那边可还有许多事要你去对接呢!”弘治皇帝挥手。

    宋青山也没在意。

    他自是知道,这科学对朝廷制度的冲击,那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

    但,为了这大明更强更好,科学的推广,势在必行!

    当然了路要一步步的走,要不然容易扯着淡。

    来到通商司,唐寅正闲着无事,提着毛笔,画着山水画。

    见了宋青山,唐寅放下笔,冲着宋青山见礼:“恩师”

    “嗯!”

    宋青山笑了笑:“咋样,在这通商司,感觉还不错吧?”

    唐寅只是摊手:“一切仰赖恩师”

    说不好听些,这通商司,完全就是一个清水衙门。

    因为无事可做啊!

    是否能挣银子,那得看自家恩师的。

    自家恩师挣的银子多,他这边才能如鱼得水。

    “放心吧,为师,大招已经准备好了,这个月,你的业绩,最少五十万!”宋青山说道。

    业绩嗯,大概就是功绩吧?

    对于一些陌生的词汇,唐寅自是见怪不怪。

    他犹豫了一下,试着道:“恩师,此法当真可行吗?那水泥作坊,在江南,怕是会遇到不少阻碍啊!”

    宋青山冷笑出来:“谁敢阻碍为师的发财路,谁便是敌人!”

    此一番,他要将作坊,遍布整个大明!

    对于将产业遍布整个大明,宋青山早就准备了。

    能挣银子,谁不挣啊?

    毕竟,如果能将南方市场打开那银子简直不可想象。

    但这其中,又有诸多问题。

    最简单而言,各地的藩王,以及朝廷大员,很容易从中作梗。

    看到他宋青山疯狂的挣银子,诸多藩王以及大员们,不眼红吗?

    所以,先前,他的主要目标只是北直隶。

    而现在,水泥问世,在南方,暂时还没有,必须要考虑趁机割一波韭菜。或者也可将此番扩张产业,当成试水。

    到底行不行,试过再说。

    “不出意外,宋七他们已然在江南的主要城市营建作坊招募人手了。”

    “水泥的售卖,指日可待。”

    “京城这边,也要开始了。”

    宋青山的目光有些深远。

    于是,就在翌日,百善铺子风华铺子余家米铺跟前,出现了一段水泥路,立刻引起了诸多百姓的围观。

    对于水泥,大家自然不再陌生,无论的京霸高速公路,还是朝廷正在修建的新路,都是用这水泥浇灌的。

    只是,许多人好奇的是,自家,是否也可以用上此等坚固耐用又平坦的水泥铺设呢?

章节目录

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竹杖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95章 新的赚钱项目-北宋名臣富,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一本书并收藏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