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朝廷对他此番功劳本身的嘉奖,便是封侯拜相也未必不能。

    “咦?!”

    贾斌发现什么似的“宋青山,你给我站住!”

    说着,他快步冲过去,直接拦在宋青山的跟前。

    宋青山略微一顿,笑道“贾大人,有事啊?”

    贾斌冷哼,高傲的捋着胡子道“宋千户,你难道不知自己大祸临头了吗?”

    宋青山面色有些怪异,心底一激灵。

    难不成,满朝文武都知道他跟太子殿下才是此番炒粮的幕后真凶?

    不应该啊。

    此时,除了朱厚照朱秀荣弘治皇帝等人之外,连那张皇后都不一定知情。

    百官又岂能得知?

    他淡淡的瞥了一眼,不解道“此言何解啊贾大人?”

    贾斌满是轻蔑道“因为,本官赈灾,根本没用你那些狗屁办法,却仍旧令万民吃饱穿暖,这说明什么?说明你宋青山提议那赈灾三法,居心叵测,妖言惑众。”

    原来如此。

    宋青山略微点头,差点没憋住笑出来。

    感情这位贾大人是来炫耀,顺带着讥讽他来着。

    他向朝廷谏言那赈灾三法,不管对错,都无关紧要,更谈不上有罪。

    贾斌胡乱扣帽子,无非就是彰显自己多么厉害,就差直接说本官就是比你强了。

    于是他急忙矮了几分,赔笑道“既如此,就恭祝贾大人了,祝愿贾大人一路长虹,加官进爵,福荫子孙。”

    贾斌这才不屑的哼了一声“年轻人,要学着懂事,莫以为自己爵位傍身就能肆无忌惮,小心报应不爽。”

    宋青山点头不迭“是是,贾大人教训的是,下官定当谨记。”

    贾斌撇了撇嘴,却是暗自不爽。

    气啊!?

    他截住宋青山,本想狠狠教训一番的。

    可哪成想,平日间骄横的宋青山竟是出乎意料的老实。

    这就让他有种拳头打在棉花上似的感觉。

    “哼,少油腔滑调,滚吧。”

    贾斌愤懑的摆手。

    很快,早朝开始。

    弘治皇帝刚落在宝座之上,便感受到下方腾腾的肃杀之气。?

    不用想,文武百官,绝对是冲着张鹤龄来了。

    是那粮票啊!

    莫说是文武百官了,偌大京城,几乎所有有钱人都被他给狠狠收割了,肯善罢甘休才怪。

    他不由得暗自头疼,却不动声色道“朕偶感风寒,身体不适,诸位爱卿,若没要紧事,便退朝吧。”

    “陛下!臣有本奏!

    贾斌立刻站了出来,朗声道“禀陛下,张鹤龄目无法纪,恶意抬高米粮价格,致使臣赈灾之时出现诸多麻烦。”?

    “另外,张鹤龄故意设局,坑害了无数平民百姓,疯狂的榨取钱财,实在是罪不可恕。”

    “臣以为,应立刻将张鹤龄缉拿归案,严以惩治。”

    话音刚落下,后面的百官宛如商量好似的,纷纷出列。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呼啦啦,一阵阵响声,传遍大殿,震耳欲聋。

    弘治皇帝平静的巡视过去。

    下方,出列的百官,足足超过了九成。

    他不由得一阵愠怒。

    前两日,也正是这些百官,还口口声声说什么朝廷不宜插手经商事宜。

    现在呢?

    一个个皆因炒那粮票亏了,便反咬一口?

    贾斌见弘治皇帝不语,再度高声开口“恳请陛下惩治恶贼,以正朝纲!”

    “恳请陛下惩治恶贼,以正朝纲!”

    其余百官纷纷跟着谏言。

    弘治皇帝暗吸凉气。

    立了大功,说话就是硬气啊!

    关于此事,当朝之中,唯有贾斌起头最为合适,也拿情合理。

    毕竟先前米粮价格暴涨,与张鹤龄有直接关系。

    而看这架势,此事若不妥善处置,这早朝怕是无法结束了。

    犹豫了一下,他正要开口,外面却是传来异动。

    ?萧镜忙走了出去,片刻之间,将一份奏报递了上去。

    弘治皇帝展开来看,面色骤然大变,砰然拍在龙椅之上,高声喝问。

    “贾斌,你该当何罪?”

    唰!

    满朝倏地寂静下去。

    几乎所有人脸上都挂着极其费解的神色。

    发生了什么事?

    声音落下,满朝文武皆是目瞪口呆。

    原来灾民们吃不上饭,冲击防御重镇,官军弹压之时,又赶上鞑靼大军攻城……

    麻烦大了!

    一个不小心,那宣府重镇就会被敌所破啊!

    “贾斌,你口口声声说经你赈济之后,百姓们可吃饱穿暖,这,又是怎么回事?”弘治皇帝沉声问。

    贾斌浑身俱颤,牙关嘎嘎作响“以为,其中定有蹊跷。陛下……”

    弘治皇帝当即摆手“贪功冒功欺君罔上,尔之罪,罄竹难书啊!”

    咯噔!

    贾斌当即瘫软在地,整个人彻底傻了。

    其余百官见状,也都老实的悄然后退几分,先前那般盛气凌人的模样彻底消失不见。

    能在当朝为官,一个个自是长了八面玲珑心。

    眼下,事情不妙了啊!

    方才,大家伙之所以敢纷纷开口,主要原因自然是贾斌立功归来,有底气参奏那张鹤龄。

    可此刻,功劳消失殆尽,贾斌也即将遭殃,谁还敢乱开口?

    “陛下!”

    关键时刻,大学士刘健站了出来“老臣以为,应立即派兵驰援宣府,同时运送粮食,赈济灾民。

    弘治皇帝点头。

    这是当务之急。

    既要驰援,也要赈济,缺一不可。

    只是赈济,朝廷这边对敌军并不清楚,谁也不敢保证鞑靼不会增兵,宣府恐危矣。

    而只是驰援呢?

    那万余灾民就是一颗炮弹,随时都会炸裂开来,给镇宁大军带来极大的麻烦。

    顿了顿,弘治皇帝开口道“只是,派谁去驰援派谁去赈济呢?”

    这一下,满朝文武都沉默了。

    驰援倒是问题不大,五军都督府的武将不少,随便派谁去都没问题。

    难就难在赈济一事之上。

    那只是单纯的赈济宣府吗?

    贾斌冒功,弄出这么大一个窟窿,问题岂止局限于宣府?

    那是整个北直隶啊!

    稍有差池,就会出现更多如宣府一样的民变搞事情,届时整个朝堂都不得安宁。

    这担子,太大了。

    尤其是宣府等地,十分急迫,灾民万余,哪里是那般容易赈济的?

    一个不小心,处置不当,可是要被朝廷问责的,到时候少不得丢官降职。

    脏事累事,又没好处,自然无人愿意接手。

    弘治皇帝见了,不怒自威“方才诸位爱卿皆是侃侃而谈,何以此刻不作声了?”

    百官又是缩了缩脖子,头埋的更低了。

    大学士刘健老神在在,略做思考后,开口道“陛下,此事……或可寻宋千户前来一问。

    弘治皇帝默然。

    他本是想私下找宋青山详谈此事的,谈妥之后,再与三位阁老商议。

    毕竟有些事拿到台面上说不大好。

    宋青山暗中操纵那粮票之事,涉及到了许多米粮,本身就与赈济有直接关系。

    可看李东阳谢迁同样是默许的态度,他也只好点头“也好,去叫宋千户上朝。”

    萧镜立刻行动起来。

章节目录

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竹杖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39章 数罪并罚-宋朝大富豪,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一本书并收藏明朝巨富宋青山柔柔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